這本書的故事很簡單,女主角朱莉亞是個工作表現亮眼的美麗電腦繪圖師,最要好的朋友是個同性戀古董商人。她即將結婚,不過沒打算邀請她那有錢的嚇人的老爸-至少不是邀請老爸擔任帶她走上紅毯,將她交給新郎的那個老爸該擔任的角色,而只是將給一般賓客的邀請柬請人拿給他的普通邀請。

朱莉亞和她的父親如此疏遠已經好多年了,正確來說應該是自從她的母親因為癡呆症被送往療養院,從此不再回家開始。朱莉亞以為她可以過一個完全沒有父親的生活,雖然她生活、工作的選擇都是出於對父親的反抗,她卻毫不自知。所有事情的變化開始於一通來自她父親辦公室的電話,一通通知她父親死訊的電話,一通告知她她父親無法來參加婚禮的電話,一通讓她混亂的電話-她父親的喪禮與她的婚禮是同一天舉行。

婚禮取消,喪禮結束的隔天,朱莉亞收到一個神奇的禮物-一個酷似她父親的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要與她共度六天,因為她父親希望有機會跟她談談「那些我們沒談過的事」,由此開始,朱莉亞與父親展開一段追尋。不僅追尋父親過往的歷史,那些她沒有機會參與的歷史,那些她父親之所以成為她認為的不關心、不愛她、冷漠強勢父親的歷史。那些她曾經參與卻不能理解的歷史,她以為她父親不愛她母親,然而她卻不知道一個丈夫面對妻子遺忘自己的痛苦有多巨大;她以為父親只想控制卻不願理解她,所以將她自她的初戀男友身邊拉開,她不知道的是她父親恐懼的由來,政治的瞬息萬變是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刻骨銘心的感受。

這個是個很精采流暢的故事,拍成電影一定很好看,有漂亮的男女主角、童話故事般的戀愛故事、穿越幾個美麗城市的旅行(蒙特婁、柏林、巴黎、紐約),作者想說出的想法也很重要:家人是我們最重要的寶藏,永遠不要以為還有時間,永遠不要以為即使不說家人也會了解,所有我們珍愛家人的情感要清楚認真的表現出來才不會有遺憾。

但這樣的故事對我來說有點太「簡單」。二十幾年的隔閡不可能在短短六天裡消失,而且書裡朱莉亞老爸還是處於發號司令的狀態,他們其實沒有「溝通」而只是把「不曾說過的話」說出來而已。這本書完成於1998年,911恐怖攻擊事件還沒發生,書裡關於東西德的描寫對巫婆來說有點太一廂情願了,我想這顯現的是一部份歐洲人的觀點。以十年後國際情勢的變化來看書裡關於柏林圍牆倒塌的描述感覺有點樣板,即使書裡關於男主角竇瑪斯被親生祖母背叛的情節,我都覺得沒有那麼絕對的惡,這世上有太多灰色的地帶了。

這就是我的小小領悟,當年看《辛德勒名單》可以淚流滿面的我,到了《搶救雷恩大兵》已經無動於衷(除了最後一段雷恩說我是好人那一段,因為我深深明白背負他人期望生活的辛苦),我那雜七雜八的閱讀旅程帶給我的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知道的事實不同、看到的風景不同、體會到的人生也絕不會相同。

不過書是要被人閱讀過才有價值,而我們也要經由閱讀這個動作才能知道我們得到了什麼,所以還是請有興趣的人找書來看,也許會有與我截然不同的理解,那才是樂趣所在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