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幸運馬上就來了一班錦帶橋巴士,巴士上有小小的電視播著錦帶橋的歷史沿革,沿路風景頗似去年到美秀美術館的感覺,到了錦帶橋站下車,過馬路走了一小段人行道就看到了醒目的錦帶橋。

錦帶橋是1673年由第三代岩國藩藩主吉川廣嘉所建的木造橋樑,據說整座橋沒有用一根釘子(跟清水舞台一樣),因此同時擁有日本「三大名橋」和「三大奇橋」的頭銜。它橫跨山口縣境內最大河川錦川,建好的隔年(1674)就遭洪水沖毀,並於同年重新建造完成,此後維持了276年,直到1950年因颱風侵襲,再度遭到沖毀。1953年重建完成,改石材做橋墩,橋面仍採用木造材料。2001年至2004年再次重新整修。

這是錦帶橋的特色名產:錦帶橋形狀的大仙貝

原本以為就在橋上走走見識一下日本三大名橋就結束錦帶橋之旅,沒想到過了橋,看到的是一個小巧細緻的商圈,因為時間還早巫婆和sakura jane就一路沿著步道走,在路邊發現一家小小的「人形石博物館」,感覺很有趣就鑽進去瞧瞧,原來所謂的「人形石」是用錦川裡被沖碎的石片黏起來的人形,這裡的石頭是黑色的片岩,小小博物館裡擺滿了各式作品,有七福神、或是歷史故事的場景等。有的石人形甚至小到要用放大鏡看,真得很有趣。日文很爛的巫婆看了一下介紹,在古代石人形是像佛像一樣珍貴的,傳說以前有位女孩子在錦川水位高漲時以肉身當橋墩,沒讓錦帶橋沖毀,後來人們在橋下發現了很小很小的石人形,因此就被拿來當護身符,慢慢的又有人把人形作成七福神或是擺飾等,漸漸成為岩國特有的工藝。

在石人形博物館發現妹尾河童的簽名版超驚喜 

 

這是佐佐木小次郎他是岩國人聽說他最厲害的「燕回巢」刀法就是因為在錦川邊看見柳枝拍打燕子而創造出來的。佐佐木小次郎就是跟宮本武藏比武的傢伙

錦帶橋其實就是古代通往藩主宅邸的主要入口,現在的吉香公園一帶都是藩主的住家,在岩國美術館附近還有纜車可以到岩國城,只是我們下午還得趕到宮島,因此只是隨性四處走走,不過我挺喜歡岩國的氣氛,悠悠閒閒的,好多家庭主婦帶著小朋友來公園玩水,那種很日常生活的感覺很棒。

回程的路上遇到一位有趣的婆婆,一直問巫婆問題:扇子哪裡拿的(剛好那天是錦帶橋申請世界遺產的紀念日,有個小小的活動送了扇子)、我們打哪來的、下一站要去哪、會不會搭車…巫婆聽的很吃力,因為婆婆有口音,又回答的結結巴巴,婆婆可能聽的有點頭大,還跟巫婆說:「不好好用功(學日文)不行喔!」本來想跟婆婆會說英文比較有用啦,可是婆婆接下來的問題忽然讓巫婆體會到婆婆沒有說出口的關心,因為婆婆問巫婆喜不喜歡吃日本的食物,巫婆超愛的,所以笑嘻嘻的回答:「大好喜歡!」結果婆婆竟然出現很高興、很放心的表情跟巫婆說:「這樣啊,真是太好了。」當時巫婆突然想到也許婆婆是想到日文那麼爛的巫婆旅行中一定碰到很多問題吧,如果又不喜歡吃日本食物的話,那麼就真的慘了,對婆婆來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最重要的事吧?如果每天都可以吃喜歡的東西,那麼旅行的辛苦應該可以少一大半吧?

本來對婆婆的親切很傷腦筋的巫婆,突然覺得對婆婆很不好意思,心裡偷偷發誓真的要把日文「勉強」好,這樣下次在去日本的時候就有更多機會可以和可愛的婆婆聊天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