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因為要準備教材研讀心臟病遊戲,所以巫婆一邊上網一邊聽著英文教材的CD,一開始沒留心,聽了半天搞不清楚聽到了啥,重新來過再聽一次,這次抓住了講者的節奏,雖然還是瀏覽著網頁,順便留個言,但對於所聽到的內容卻是清清楚楚,這是極有趣的經驗,關於「聲音」的物理現象對我們來說無意義的聲音,不管是音樂或語言,都不過是「振動的空氣」罷了,而要讓「振動的空氣」產生意義需要什麼元素呢?巫婆想起剛剛讀過的書-並行與弔詭:當知識分子遇上音樂家。

 

「並行與弔詭:當知識分子遇上音樂家」有個副標題-薩伊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單看書名和兩位主角,應該很多人會對這本書興起「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感覺吧?不過當巫婆看完這本書後卻只有一個感覺:這真是本令人「驚艷」的好書。

15277673e5e8f8.jpg15277673e1e97b.jpg

薩伊德是位有名的學者,他是巴勒斯坦人;巴倫波因則是位極負盛名的指揮家,他是以色列人。這兩位該是「敵人」的人,彼此卻是知己好友。透過兩位大師的對談,雖然主題以音樂為主,但其中蘊藏的智慧,卻讓巫婆折服不已。

音樂不同於文字,它是看不見的,它只有在發出「聲音」的時候才存在,而它特別的地方在:對於各式各樣的人來說,雖然聽到的聲音是相同的,但對每個人的意義卻未必相同,甚至可說大異其趣。

在翻開這本書之前,巫婆不知道「音樂」可以怎麼談論,尤其是一位學者與一位指揮家會談出怎麼樣的一本關於「古典音樂」的書呢?出乎意料,這本書非常好看。巫婆很喜歡「音樂」,但是對古典音樂的涉獵不多,最喜歡搖滾樂,尤其硬式搖滾,古典音樂只聽德布西和巴爾扎克。有一陣子非常喜歡一位薩克斯風樂手Keith Jarrett。但是這樣的「資歷」其實在閱讀此書還是有些障礙,不過不阻礙「發現」的樂趣。

例如對音樂的喜愛雖是人類的本能,但是「古典音樂」卻是個極複雜的體系,一首曲子的演奏詮釋可以從多到不可計數的層面去思考、去解讀,文化的、藝術的、心理的、社會的、政治的…。在「文本與音樂的詮釋」這一段裡薩伊德說到:「忠於文本」有何意義呢?巴倫波因的回答是:沒有意義,例如樂譜裡小提琴出現了「漸強」的記號,那麼「漸強」是以什麼為基準呢?與之前的音樂嗎?如果是,那麼是音量或是速度呢?小提琴的漸強也要考慮樂團裡其他樂器的平衡嗎?思考面向竟如此之多。但轉念一想,其實又何嘗只限於「音樂」呢?我們在生活裡遭遇到的各種事情,永遠絕不會只有一個答案(如果不是直線性思考),只是我們總是制式化的反應,從不思考,導致腦袋越來越僵化,視野越來越狹隘。

音樂真的無國界嗎?其實我從來不這麼覺得。在理解音樂的背後,其實支撐的是個人的文化背景、歷史意識與人文教育。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越來越多人重視「區域文化」,並不是要抵擋全球化的趨勢,而是深刻了解「自己與他人不同」,進而「理解與包容」才是真正具有國際觀,甚或有此為基石,促使人類走上和平共存的未來。

雖然未必易讀,但巫婆還是很高興「發現」了這本書。

並行與弔詭:當知識分子遇上音樂家 http://www.eslitebooks.com/cgi-bin/eslite.dll/search/book/book.jsp?idx=1&pageNo=1&PRODUCT_ID=26801740310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