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很少看日本的推理小說,結果這兩個禮拜都在K她的書,從《追逐白晝之月》到《球形季節》和目前進行中的《第六個小夜子》,實在很誇張。書評都說恩田陸的故事充滿懷舊氣氛,我覺得這是因為《球形季節》和《第六個小夜子》都是發生在高中校園裡的故事,自然會讓讀者(過了這年紀的人)有懷念的感覺,因為連恩田陸都在書裡大辣辣的寫著:「學校是個很奇怪的容器,不只是不變的空間,連時間也是停止的。」這我可是真真切切有深刻體會,巫婆和小表妹差了十幾歲,記得她國小的時候跟我說她和同學「切八段」的時候,我可是驚訝的不得了-怎麼過了幾代台詞都一樣咧!

著迷於恩田陸的小說並不是因為她的故事,而是她對於人性的描寫讓我有點心驚。青春期的大孩子是個很奇妙的存在,既不是大人也不再是小孩,充滿未知的可能性。以前的社會氛圍多半是正面的,所以對於這時期的孩子多半有較高的期許(巫婆的青春年代應該是尾聲吧),現在的世界紛擾而面目模糊,連帶的使得這個時期的孩子形象也不再是那麼充滿朝氣與燦爛,反而有些陰鬱,如同《球形季節》裡的主角-籐田晉。

因為自己在現實世界裡悲慘的遭遇,籐田晉想要帶領大家到另一個更美好的地方,這是《球形季節》最初的出發點。其實另一個世界美好與否仍取決於「自己」的決定,不過對於青春期的大孩子來說,尋求同儕認同的不安全感、對於即將面對未來的不安全感都可能影響「自己」的決定,而這個「自己」在這個時期卻還是個不穩定的存在,如同即將破繭而出蝴蝶,新生與死亡只是一線之隔。

在《球形季節》書末的解說裡把籐田晉的角色形容為「斑衣吹笛人」-一個動機自私可議卻自以為是正義救世主的少年,其實我們生活裡處處是這樣的人,只不過在追尋英雄認同的青春期,這樣的存在更為顯眼而影響力巨大罷了。

看完故事的我倒覺得此書的作者才是真正的吹笛人,對於已經走過那段時期的成人來說,一去永不返的歲月總有遺憾的回憶,藉著引人入勝的故事在孩子的心裡灑下未知的種子,靜靜等待發芽成長的一天,我想作者是個比她筆下故事主角更高明千萬倍的「魔法吹笛人」。

青春期叛不叛逆真的不重要,只要能平安度過,你要做什麼都可以-包括成為一個比恩田陸高明千百倍的「魔法吹笛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