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年代久遠的萬神殿

 

一開始參加《造物主的地圖》這本書的試讀甄選動機是:這是個發生在羅馬的故事,我想知道這個永恆之都會在作者筆下如何呈現?開始閱讀後發現原來這是個有戰爭背景的愛情小說,而羅馬這個城市在作者筆下是個模糊的存在,猶如戰爭的不可預測。

 


。整修中的四河噴泉

 

 

直到自己在去年踏上義大利的土地,才發現我其實對這個國家的認識少的可憐,尤其是羅馬,我始終記不得她有個很美麗的別名-永恆之都。二戰的時候羅馬和京都一樣沒有受到轟炸,奇蹟似的保留了下來-這也是查了資料才曉得的-二戰距今不到七十年,而我們(大多數的人)的記憶與理解卻如此模糊。

 


。聖阿尼澤教堂-書中有出現的地點

 

 

《造物主的地圖》就作者所言是本「間諜小說」,故事發生的時間在時局動盪的三○年代到四○年代,從西班牙內戰開始到二戰結束,從佛朗哥到墨索里尼到希特勒,從獨裁到法西斯到納粹……整個動盪不安的歐陸蒙上陰影,故事由此展開。

我不曾閱讀過所謂的「間諜小說」,不過這是本很能扣人心弦的書,倒不是那爾虞我詐的場面很刺激的緣故,而是書裡的時代牽引著主角們的命運,即使你只是想單單純純談個戀愛,與所愛的人平平實實共度一生,「戰爭」這畸形的怪物卻可能影響你一輩子,叫人不由得對戰爭有了更多的思考。




。四河噴泉-主角們曾經走過的地方

 

 

戰爭很可怕,統治者為了自我的權力可以無故發動戰爭,而想讓戰爭有合理的藉口,則無所不用其極去包裝自己的野心,為荒謬違反人性的理論去尋找一張不可能存在的地圖來作為合理化的藉口……;而人性在殘酷戰爭的試煉下卻顯得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但更叫我心慌的是人們遺忘教訓的能力,才不過七十年,對台灣的人來說日本的侵略已成了「治理」,對德國新納粹黨來說,希特勒絕非千古罪人,而他們也不該背負戰爭的原罪。並不是說當年的戰爭的可怕後果就一定要由下一代背負臭名,可是不思考問題的原點,一昧的粉飾或辯解或默默承受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聖彼得大教堂


 

後記:閱讀此書令一個印象深刻之處是故事發生的地點幾乎都是巫婆義大利之行曾經造訪過的,如果能在書中附上羅馬街道圖或義大利地圖,那閱讀起來應有另一番趣味了。

 

 

 

 

。松果庭園

延伸閱讀

 

《滅頂與生還》:此書作者為義大利的猶太人,二戰時曾被納粹關進集中營,戰爭結束多年後仍選擇自殺,此書是他的遺作,關於二十世紀的人類天性有許多深刻省思,非常值得一讀。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75886

 

《不合理的行為》:戰爭絕對是「不合理的行為」,但至二戰結束以來,這世界不曾有過一天和平時光,人類為何堅持此一不合理行為?本書無法提供解答卻能讓我們開始思考。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6997

新納粹風暴: 猶太記者深入德國追蹤報導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169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巫婆姊姊 的頭像
    巫婆姊姊

    討厭人的巫婆討人厭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