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世足盃結束了,巫婆支持的德國隊只得到了第三名,但踢出史上最精采的雞肋戰還是挺叫人開心。為什麼支持德國隊?其實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原因,從第一次看世足就是德國隊的支持者,原因之一球衣是黑白色調我喜歡,原因之二打球乾淨小動作少,原因之三個子修長跑起來好看,原因之四德國是我最想拜訪的國家,原因之五我喜歡德國哲學家的理論勝過法國,原因之六因為溫德斯(Wim Wenders)是德國人。

一直很喜歡溫德斯的電影,雖然沒看過幾部,記憶也超級模糊。第一部是《巴黎.德州》,1984年的作品。說實話現在完全不記得故事了,甚至影像也模糊的很,但是那種感動、電影的調子、山姆謝普的神情還是深深印在我心裡(山姆謝普也是另一部我也印象深刻的電影《玻璃玫瑰》的男主角)。因為很喜歡《巴黎.德州》才認識溫德斯,後來還陸續看了《事物的狀態》、《咫尺天涯》(英文片名是《Faraway, So Close!》我超喜歡這名字)、《直到世界末日》與《里斯本的故事》。

因為想起溫德斯於是把架上的《一次》又找出來重看一次。溫德斯的文筆很好,詩一般的短句卻有十足的畫面與張力。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時一直不能十分體會溫德斯說的:「每張照片都是一張雙重影像:既有被拍照的對象,也有或多或少可以看見的照片〝後面〞的〝對象〞:在拍照瞬間的攝影師本人。」這幾年下來,有了幾次旅行的經驗,也多少拍了些照片,不知不覺間對於溫德斯的文字有了另一層體會。

 


 

溫德斯是個溫暖、安靜但好奇心強烈的人,這些特質從他的照片、電影裡就可看出端倪。他的照片不管是景物或人物總給人一種「接下來呢?」那種有故事性的感覺。而反觀我自己的照片就可以發現巫婆是個索然無味的傢伙-我覺得自己的照片只呈現了景物卻毫無感情-我果然極度缺乏好奇心。

記得看過的《溫德斯論電影》裡溫德斯寫道:「天使(《慾望之翼》的主角們)無法感覺恐懼、忌妒、羨慕或憎恨,這些感覺在規避著天使。天使具有一種純粹的意識,比人類的思想更完全,更善於洞悉人心,但也更貧乏。」某種程度上,我和溫德斯設定的天使有相似的特質,但設定出此種天使特質的溫德斯主要目的卻是讓天使成為人類-這是我和溫德斯的分歧點,永遠是旁觀者的天使才是我真心期望的角色。

溫德斯後來找了Bono配了Faraway, So Close!》、《百萬大飯店》與《直到世界末日》的soundtrack,Bono後來找了安藤忠雄幫他蓋房子,碰到這種時候我總忍不住想:地球真的是圓的

1999(這年看了《溫德斯論電影》2010,我不知道自己成長了多少,弄丟了多少感覺,或者多了多少感傷?是變得天使了一些,還是巫婆了一些?知道的是書依然得不斷的看,時間則不斷不斷流走啊!

在網路上找到了《stay》的MV,完全是Faraway, So Close!》的情節只是天使們由U2演出,想我當年就是看了這電影後一心想到柏林看天使跳下來的勝利女神,今年原本有機會實現我的德國夢,只是還是錯過了,只能期待來年了。

 

*STAY的MV網址 http://skygram.blogspot.com/2009/04/blog-post_08.html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新宿鮫》有個最大不同設定-主角鮫島是個警察而非傳統的偵探,但他仍是個「冷酷硬漢」。通常西方的冷酷偵探都是有自己想法並頑固堅持的人,即使沒錢、即使挨揍、即使潦倒都不能動搖,要說這些傢伙是浪漫美學的實踐者也不為過。但這些人都是在體制外,所以他們可以譏諷不屑的批判執法體制。但鮫島警部不同,他是通過國家考試的菁英份子,在警察這樣封閉的體制內卻想以一人之力衝撞、改革整個他認為極腐敗極無能卻動搖不得的官僚體系。

這樣的設定乍看十分無趣與嚴肅,但《新宿鮫》系列畢竟是大澤在昌的代表系列作品(一九九四年《新宿鮫:無間人形》獲直木賞;二○○六年《狼花:新宿鮫IX》得到二十五屆的日本冒險小說協會日本軍大賞),大澤在昌以西方冷硬派設定,完美融合日本在地文化(日本特殊的警察文化)與在地風景(新宿特有的背景與氛圍)創造出一部節奏明快、緊張刺激、有血有肉、可讀性極高的冷硬派犯罪小說。

大澤在昌筆下東京的新宿是奇妙的城中之城,充滿壓抑、疏離、緊張、犯罪、黑道卻有無可言喻的黑暗魅力,也許只有這樣黑暗與光明能奇妙結合的城市才有鮫島警部的生存的空間與他願意守護的理由吧!

看完《新宿鮫》還蠻期待他的系列作品,也想去東京的新宿瞧瞧感受一下呢!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以我才會想到一九九九年的九月九日。不知道當年結了婚的愛侶現在有多少人依舊甜蜜如昔?如果我們能像不朽者有無數世的輪迴可以選擇,我們依然會堅持初衷?其實我是不相信的。這世上所有的愛情神話都是編造出來,因為絕對不會有,所以才永遠有人企盼與渴望。

但說到底,也許我們企盼渴望的不是愛情本身,而是那個有能力去企盼與渴望的「心」,因為那才是我們存在的證據,也是「愛是永恆,心是不朽」的最佳詮釋-無論我們肉體上能否跨越生與死的神秘界線成為不朽者,在精神上,每個認真活在當下的人都已經是「不朽者」了。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除了有弁財天外,蕪嶋神社另一個特色就是-這裡是海貓的繁殖保育地-海貓就是海鷗,因為叫聲像貓,所以日本人叫牠海貓。巫婆討厭動物,但我當時滿心以為我們拜訪時繁殖季已過,應該不會碰到海貓大隊,誰知道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

 

。從八戶到鮫站的鐵道線就叫海貓線喔

 

我們抵達鮫站的時候其實已經很晚了,我心裡也知道御守是買不到了,但是行程都排了,當然還是要來瞧祂一瞧,只是當我們的腳步沿著港口的彎道與神社猛然相見的那一剎那,我還是忍不住大叫:「我不要去了,回頭吧!」為什麼呢?因為我以為不會出現的海貓正無法無天、撲天蓋地的佔據著蕪嶋神社

 

 

這種情況比巫婆去東大寺時還慘烈吧!滿地的鹿糞我已經不能忍受,更何況這「滿天的海貓糞」!就在我一直唸著:「我是失心瘋了才說要來這裡。」的同時我們也抵達神社的階梯下,在這裡看著更覺可怕,因為實在太臭啦!還好櫻花珍有堅持,所以我們還是爬上了佈滿海貓糞與海貓的階梯。如果是跟我的英文老師來,我們大概會在看見海貓的那一刻一道回頭吧?因為我們兩個一樣討厭動物、對小孩沒輒。所以有時候旅行的同伴也不能質地太相近,這樣可能會錯過很多「意外的驚喜」。

 

‧到了神社已經被薰到昏頭了忘了去看繪馬--我的例行工作

這裡的海貓真得很誇張,連飛都懶得飛,當我走過這些懶惰鬼的身邊時,他們頂多懶洋洋的移個兩小步意思一下,所以整個蕪嶋神社基本上就是覆滿了海鷗以及牠們的排泄物。我們到的時候也有神社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遊客,另一批上班族可是準備充分,帶了傘來,興致勃勃的繞到神社後面看海、看海貓,還跟神社的人說:「すごいね!」不知道他說的厲害是誰厲害?海貓?神社?這裡的工作人員?還是跑來參觀的自己?

 

‧可憐的招財貓

我自己最佩服在這裡工作的人,這種差事給我再多錢我也不做,我是說真的,每天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我會得憂鬱症,跟海貓的關係可能就會變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更可憐的柏犬

蕪嶋神社還真的是すごいね!列入巫婆的東北怪異行程裡可說是當之無愧啦!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湖側流出的三途川亦稱正津川據說是佛教內生世與死後世界的分界川,而走過這座橋就表示離開了人間

 

這麼可怕的地方該不會只有巫婆和櫻花珍兩個傻傻外國人吧?非也!我們走一圈菩提寺大約一個小時,這之間我們大概跟三個日本旅行團相遇,還不包括散客呢!可見恐山的「人氣」可是十足滴!只是這天天氣十分十分晴朗,簡直是炎熱,走在沒有遮蔽的「地獄」真的很有FU

 






 

不過也許夏天是旱季的關係,我原本期待目睹的「血池」無影無蹤,只有白色石灰岩似的石堆與一個又一個不停轉動的艷麗風車-這樣奇異的組合只是增添恐山蒼涼與詭異的迷離氛圍,這裡真的不像「人間」啊!

 

 

在恩田陸的《球形季節》裡,為了祈求神隱的孩子們回來,谷津的媽媽們在河堤、道路邊堆起了小石塔。這樣的意象在閱讀的當時便十分強烈,所以在恐山看到地藏旁一堆堆石塔,心裡便浮起一層淡淡的哀傷,不管是哪個國度的人,對於離開的親人總是充滿不捨與想念吧?那艷麗的風車是不是想為在炙熱地獄裡的親人送上一絲涼風而虔誠放上的呢?

 

 

恐山一點也不恐怖,這裡充滿了對所愛的人的思念,所以在無數的地獄裡還有個極樂之濱宇曾利山湖撫慰著所有擔心逝去親人的生者-地獄的盡頭是極樂天堂,我願多年之後能與逝去的親人在此重聚。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野邊地站到下北站之間的鐵路沿海而行風景優美極了


櫻花珍面對第二天就出包有些小挫折,巫婆其實沒啥感覺(難道是我花心思沒排行程?罪過!罪過!)所以當下跟櫻花珍說了瀟灑的話:「去恐山!」為什麼呢?因為恐山是櫻花珍的夢幻景點,也是我有稍微認真研讀的《宗像教授》系列很愛去的地方,這是兩人早就決定必訪之地。大間崎其實是巫婆來亂的地點之一,所以如果有哪一個地方必須去,那當然就是恐山啦!

 


還好九點就有到恐山的車,而且我們還有時間在下北物產中心小逛一下喝個咖啡(其實下北站很荒涼也就只有這裡能稍作休息)。到巴士站等候時發現有個奇怪組合也在等候往恐山的巴士,一個外國人和一對日本母女。原本看他們聊的熱絡以為是一起的,後來才發現大家都只是恰好要去恐山罷了。那個外國人的日文不錯也很愛說話,而日本母女則很禮貌的回應,很有趣。


 

.這裡的地名叫冷水,泉水的確十分冰涼


往恐山的路就和前往熊野大社的山路沒兩樣在山裡繞著。只是車子開到半山腰時,司機突然停了車,而車上的乘客也都像是有默契似的下了車,巫婆心想:「這是什麼情況咧?」還在疑惑,一起上車的母女檔熱情的跟我比畫要我下車,下了車才曉得大家都拿著瓶子裝山泉水呢!山水泉非常冰涼甘甜,回來以後查了恐山的資料,好像這泉水喝了可以多活十年喔!(不知道我的破爛日文解讀是否正確就是了)

 

 

終於車子到了恐山,一下車就聞到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在下北站一起上車的伯母很快樂的跟我說她是第一次來呢,然後就跟她女兒去買票入山門了,我跟櫻花珍則先研究了回程的班次才安心的開始探索這日本的三大靈山之一,名字叫人感覺恐怖的「恐山」。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儘管心裡忐忑,和櫻花珍還是一早從八戶搭了慢車一路晃到三澤。前一天還在和櫻花珍癡心妄想:「說不定有公車!」,因為從青森縣立美術館拿到的「寺山修司紀念館」介紹傳單裡有張地圖,標示紀念館位於市民之森的區域內,感覺好像是個大地標。不過到車站窗口詢問的結果還是叫我們失望了,車站裡的阿輩斬釘截鐵的說了:「ない!」。真是個奇怪的地方,明明車站裡的觀光地圖也是大辣辣的展示出紀念館的照片與介紹,偏偏我們得搭計程車往山裡走,而且走著走著還出現了一片迷迷茫茫的水域,讓人分不清是河?是湖?是海?唯一清楚浮上腦海的念頭是:「日本人怎麼老愛把紀念館、博物館蓋在這樣鳥不生蛋的地方呢?」

 

終於車子停了下來,司機說:「到了!」下車瞧瞧更傻眼……紀念館的另一邊還漫步著好幾頭牛!這裡是牧場嗎?心中問號無數,但擺在眼前最大一個問號是:明明這裡有公車站牌啊!不過仔細研究之後發現-六月沒開!?真是好樣的,我們怎麼恰好在這時候來呢?不過還好有開館,因為這裡我從頭到尾沒費過心思查資料,回來找到「寺山修司紀念館」的網址才發現這裡約11月就閉館到隔年的3月……

 



 

陽光還濛濛的,我們不知道算不算第一組客人,館內只有一位服務人員,買完票後由她帶領我們進入展區(一片黑暗的展區喔!),當時心裡還想:「慘!要導覽嗎?我的日文已經完全不行了!」後來才發現這座紀念館的設計真的很特別,的確需要一點「解說」才容易進入寺山修司的世界。

 


 

寺山修司是個很難定義與了解的人(至少對我來說),如果上維基百科查詢會發現他的頭銜一大堆詩人、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舞台劇導演、賭馬評論人……,所以在紀念館的櫃檯上可以看見「僕の職業は寺山修司です」這句寺山修司的名言。在我出生以前他就成立了實驗劇團「天井棧敷」,是一個極大膽與前衛的劇團,巧妙運用肉體、影像、音樂和詩的語言去實現他心中的表演美學。

 

 

在紀念館裡有許多書桌,每張書桌都巧妙地把寺山修司的資料做不同的呈現,牆上放映著他電影作品的片段。老實說我完全不懂卻有一絲絲哀傷的體會。也許是日本東北那種大片荒涼的平原、寂寥湛藍的海邊、冬季雪白無垠的風景,所以這些東北的作家們總有那不可捉摸的哀傷與奇異的溫柔,宮澤賢治如此,伊坂幸太郎如此。

 

 






離開紀念館我依然對寺山修司一無所知,可是我喜歡這個地處詭異的紀念館,雖然明明有JR東日本PASS還是得花3512¥的計程車車資,我還是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去接近一個完全不了解,而且可能永遠無法了解的人。透過另一個人的眼睛,我又發現一個嶄新的觀看世界的方法,即使這可能是個悲傷又詭異的角度。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話雖如此,篤實的山羊珍還是拍了很多吾恋佶的照片回來,還認真的作了整理。巫婆雖每次也會帶一隻出差,但就沒那好命啦

因為山羊珍不喜歡電腦,所以由我來發表我的玩偶遊東京的倩影啦。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回的安藤桑原本就已排定「青森國際藝術中心」,雖然找資料時費了一番小小努力,但因為不算太荒郊野外,所以還蠻順利。而「繪本美術館」是我很早就想去地方,可是這裡實在太麻煩了,要事先寫名信片申請預約得到許可才能參觀的,所以中間一度被我們放棄。只是成行之日近在眼前,忍不住還是找了資料,結果發現排定的行程裡竟有一天的景點就在繪本美術館的附近!

 

於是重新擬定策略,還是以繪本美術館為第一優先,所以當務之急就是想好怎麼寫名信片,於是想著:要強調我們是書店店員、要說出去了哪些安藤桑的房子-一個一個回憶著…想起了夢舞台、想起了光明寺、想起了木之殿堂、想起了司馬遼太郎紀念館,然後想起了也曾經被放棄過一次的近つ飛鳥博物館。

 

 

 

07年的中國與四國之行時,近つ飛鳥博物館就是考慮的地點之一,無奈當時經驗不足,怎麼也看不懂旅遊書上的小小指示(散步地圖裡的只有小小一格的介紹),所以最後沒成行。09年的紀州半島之旅,因為有葵祭的行程,所以我們決定再一次挑戰奈良這個景點分散的古都,於是文殊院、十三重塔、黑塚與近つ飛鳥博物館都加入了行程。

 

 

那天早上先去了司馬遼太郎紀念館,接著搭車到大和西大寺轉車,等轉車到橿原神宮前大約1:40,橿原神宮站月台蠻多的,車站內也有幾家商店,在這裡買了奈良名產柿葉寿司當午餐。然後由這裡轉車到古市接著再轉車到喜志。出了喜志站還沒抵達目的地,接下來改搭巴士。巴士站前有一些學生也在等車,小鎮的空氣使人昏昏欲睡,感覺是很古老的小鎮,看到古老的石碑又是和聖德太子有關。

 





 

巴士在三點出發,約半小時終於抵達近つ飛鳥博物館站,在這站下車的人只有櫻花珍和我以及一對老夫妻。下了車四處張望,這裡真的又是「鄉下」,路上不見行人。走了幾步,突然一起下車的伯伯問我們是不是要去近つ飛鳥博物館?又問我們從哪裡來?然後指示我們方向,臨走前又確認一次我們是從台灣來的,他大概覺得我們很奇怪吧?突然感覺日本人對安藤忠雄不太有FU

 

 

近つ飛鳥博物館座落在近つ飛鳥風土記の丘的公園內,感覺像在很多植物的山中繞來繞去,跟隨路標指示終於看到熟悉的安藤忠雄的建築。這一區是古墳考古區,整個建築物其實是設計成前方後圓的古墳形狀,但得由空中鳥瞰才知全貌。

 

 

 

 

博物館入館無料,所以館裡有些似乎是來公園運動的居民,進來休息四處看看就出去了,充滿悠閒氣氛,不知道這樣博物館是不是很賠錢?不過若要參觀館藏與展示品得買票。既然大老遠來這一趟,還是買票參觀了。展示區的規劃以附近古墳區考古所得,所以展示品是以原本古墳的風貌展示。並且介紹一些古墳的考古方式與工作、技術。

 

 

 

 

展區的設計蠻活潑的,不過館內小貓兩三隻,我看到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都在打瞌睡(這裡的工作人員是年輕可愛的妹妹喔)。出了博物館繞著建築物拍照,然後搭電梯到博物館頂端的瞭望台,這裡的大階梯感覺和淡路島夢舞台有點像。我拍了停車場,因為散步地圖裡放的照片竟然是停車場,完全沒有博物館主體的照片有夠奇怪。突然兩個吃著霜淇淋的歐吉桑從對面快步而過,我和櫻花珍面面相覷:「這裡有賣霜淇淋嗎?」這附近運動的民眾都像這樣進來休息、吃個霜淇淋再出發嗎?折回館內果然發現賣霜淇淋的小吧台,我們買了霜淇淋再往回走。

 

 

 

 

 

匆忙趕上4:40回喜志的巴士,接著搭上往橿原神宮前方向的列車,車上已經有些下班與下課的乘客了,櫻花珍寫著筆記,我聽著音樂打瞌睡,突然櫻花珍叫了一下,兩人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坐過站了!

 

 

緊急在吉野口下車,還好電車司機有發現緊急重開了車門,不然我可要跟櫻花珍say goodbey往下一站去了。吉野口站好似巴士站,四周什麼都沒有!真是奈良的風景啊!在這裡等回班車順便醒醒腦袋,等到回橿原神宮前也六點半了,一直還想去橿原神宮的,這下也得死心回奈良了。

 

 







現在回頭看當時的照片與紀錄,還真有點佩服櫻花珍,明明不是她想去的地方還陪著我轉車轉車轉車…,安藤忠雄的建築大概就是這個不確定性最吸引我吧?繪本美術館其實還不知道是否可如願,不過我會努力期待,今年的冒險就看她囉!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