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關心的事表面上看來和政治毫無關係,但這個社會又有什麼事能和政治脫離得了關聯呢?巫婆關心的是連續三天在中時看到關於誠品用「通路優勢」要求與出版社訂定新的交易條件。我只是個小小書店店員,也沒有什麼生意頭腦,但是當我看到誠品提出的條件時,實在傻眼,更可悲的是還有出版界的代表說這樣的方式並非不能接受,只是需要有「有合理完善的配套措施,巫婆很想說:「這個社會是不是拳頭大就是正義的使者?」

根據報導誠品提出的條件基本上是三個:一、由現行的「月結制」改「寄售制」、二、改成「寄售制」前,要先清庫存,要出版業者拿錢買回庫存書、三、付費加入使用誠品電子平台

先說為何巫婆覺得這些條件很令我傻眼。一、寄售制意思是出版社把書送到書店後先不收款,等約定時間到(也許一個月)就書店盤點看賣出幾本就給幾本的錢,問題在如果書被偷,出版社也要負責。說實話,書擺在書店裡,出版社的人又無法管理,為什麼書店無法負起的責任也要出版社買單?

二、要出版社先把之前進給誠品的書買回,這更好笑。為什麼出版社要把一堆賣不出去的舊書買回去?巫婆前年有去誠品敦南店朝聖(其實不算朝聖啦,以前在台北唸書時每個禮拜都要去一整天的,可以算尋找回憶之旅吧?),相信我,我很失望。敦南店的庫存管理超奇怪,我隨便看都可以發現絕版幾百年的書竟然還在他們書架上。我很好奇他們希望出版社用什麼樣的價錢買回庫存書,因為我相信誠品之前應該有很多書是買斷做書展的,要出版社買回是以當初的折扣嗎?

其實巫婆的書店資歷淺的很,上面提到的問題也都很膚淺,我只是很難過,這些自栩是文化人的大人物們怎麼都不敢說真心話呢?(郝廣才先生例外)我當然知道實體書店的利潤很微薄(《如果你愛上一家書店》的作者就說過啦想賺大錢的人是不會也不該開書店的),可是只因為出版社的毛利比較高就該訂立如此「傾斜」的交易條件嗎?今天張天立先生有巫婆覺得比較中肯的說話

書店和出版社是共生共存的關係,如果出版社都倒光了,書店要賣什麼呢?現在的書店是自相殘殺的情況(誠品、金石堂、博客來做價格廝殺),巫婆當然知道會做價格廝殺的原因是「消費減少」,但如果就這麼便宜行事,任由強勢一方予取予求,結果是什麼呢?很簡單,台灣會只剩下一家書店「誠品」,兩家出版社「時報」、「城邦」這當然只是巫婆的胡言亂語(要是真這樣我就要失業了),可這也是我真真實實的擔心。不過楊照先生說的更狠喔,他說台灣現在只剩三家書店誠品、金石堂、博客來,也只剩三家出版社誠品、金石堂、博客來閱讀人口的消失不該只歸咎於某些原因,那是大環境造成的(這跟政治有關了吧?經濟下滑、教育失敗、人口素質降低),所以這樣的缺口不該單由出版社或書店任一端負擔。

這些年很多出版社也做了很不好的競爭策略,例如一窩蜂出版類似型態書籍、書籍品質沒有掌控好、拼命塞書、一書多出吃書店的錢…,我想這些大人物都比我聰明多了,不會不知道這些問題,也不會不知道長此以往的後果,可是就沒有人說真話,大家都擺爛,然後就走到這樣的田地了。

不管這事件如何收場,巫婆是很悲觀的。文化事業是一個國家的創意活水與源頭,如果連所謂的文化人都只用單一思考邏輯或報復心態做事(誠品的企劃經理說他們吃了很多悶虧,這帳是算也算不清,在某方面我當然是站在書店方思考,可是用「算總帳」的邏輯思考,我無法認同,亂像政治人物動不動就要選民給他個交代一樣,如果要算總帳的話就把最早發明新書一律低價促銷的傢伙找出來吧!),因為真的到了這社會只有一種思考、一種言論、一種選擇的時候,這個國家的競爭力也就到了盡頭,我想我現在能做的只有好好K英文和勉強日文吧?因為以後可能沒喜歡的中文書可看,那巫婆應該會瘋掉吧?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時候一年總有一兩次巫婆媽會帶著我和巫婆弟坐火車回娘家,記得那時候火車要坐好久好久,如果把頭伸出車窗的話臉還會變得黑黑的,這段回憶其實極其模糊,多半是媽媽轉述留下的印象,我到很久很久以後(大概是唸大學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我是坐過燒煤炭「火」車的歐巴桑-以現在的年代來說我該是上古時代的生物了吧。

在四國到處可以發現麵包超人的身影

雖不是鐵道迷,到日本旅行倒是無法不坐「電車」,日本鐵道四通八達,有些地方風景絕美,而且日本人超會做行銷,例如麵包超人博物館在四國,整個四國的鐵道就幾乎被麵包超人攻佔,不時可以看到南風號的廣告,當然少不了麵包超人的身影及印章,根本就讓你覺得如果不去麵包超人博物館實在對不起自己!

麵包超人的彩繪車 很多種喔 常常會不期而遇

啊…離題了,這一段應該要在寫「麵包超人博物館」的時候出現!現在想講的是在松山搭乘地面電車的經驗。其實巫婆搭地面電車並不是第一次了,前年在京都搭過京福電車,在岡山的時候也搭過岡電,但是松山的地面電車給巫婆的感覺最古老也最有趣。怎麼說呢?最古老是因為這裡的地面電車地板是木頭的!不過想到日本最早的輕便鐵道由此開始,早在西元一八八八年就有蒸氣火車在這條鐵道上行駛,這樣的古老感覺也就不足為奇了;最有趣則是因為這裡的地面電車都只有一節,所以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駕駛的動作,看他不停的換檔、減速、停紅綠燈就覺得很好玩,開火車好像跟開汽車沒兩樣。

木頭的地板 認真的駕駛先生 他一直在看他的手錶喔

不過比較可惜的是我們沒搭到「少爺列車」。所謂的「少爺列車」就是往返與道後溫泉站與松山站的復古蒸氣火車,之所以叫「少爺列車」是因為日本大作家夏目漱石在小說《少爺》裡曾經描述過這種蒸氣火車,而《少爺》一書裡的主角也總是搭這種火車到道後溫泉泡湯,我想他應該是日本人最熟悉的地面電車吧。

現在的「少爺列車」是西元二○○二年復原後重新上路的,現在已經成為道後溫泉的賣點之一囉,很受日本觀光客的歡迎呢!

沒機會坐到的復古蒸氣火車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是個不喜歡吃便當的人,或者應該說是個不太注重吃的人,通常當我有想要吃的東西時,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真的餓到腦中浮現那樣食物(巫婆爸說:「你的身體會自動告訴你要補充的營養,所以真的感覺很想吃某種食物,那就盡量滿足身體提出的要求。」最好是啦,巫婆腦袋只會浮現三種食物「鹽酥雞」、「咖啡」和「巧克力」,怎麼看都像垃圾食物。);二就是「好像很好玩…」的感覺出現時,巫婆也會願意嘗試新奇的食物。

 

「日本鐵路便當大全」滿足的應該是巫婆的好玩心而非口腹之慾。到日本旅行很難不吃鐵路便當,因為它很方便,選擇性也多,但是對於喜歡熱食的台灣人來說,美味的鐵路便當也只能偶一為之,像巫婆雖說佩服日本人可以把冷便當弄得那麼好吃,但是最喜歡吃的還是炸豬排、咖哩飯和可樂餅。

雖說如此巫婆還是蠻推薦「日本鐵路便當大全」這本書,因為它介紹許多有趣新奇的便當,如果有機會到日本自助,鐵路便當還是一定要吃的啦。

上次吃到的岡山KITTY桃太郎便當

 

 

不過巫婆要超級推薦關於鐵路便當的書則是漫畫《鐵路便當之旅》。這部漫畫目前出版四集,可說是日本鐵道及鐵路便當的最佳入門書。記得去年巫婆和sakura jane的山陰山陽極四國之旅可是從這部漫畫裡得到特多資訊的。雖然沒吃到書裡介紹的鐵路便當,但是因為漫畫的描述讓巫婆對這地區的地理關係記憶深刻,所以規劃起行程也比較有概念,說來上回旅行的美好回憶有許多地方還得感謝《鐵路便當之旅》的出版呢!

上次旅行的地點幾乎全照漫畫安排行程

 

說來說去巫婆又得老調重彈(瞬間變身歐巴桑):日本人注重細節、功夫紮實、肯下苦心的做事精神真的叫人很難不佩服,連鐵路便當都可以出那麼多書、讓人一直吃不完,我們拿什麼來拼觀光?--逛完台灣第一街後十分灰心的感想。
《鐵路便當之旅》的作者超神奇 漫畫裡的便當跟真實照片幾乎一樣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明益之前的兩本作品:《迷蝶誌》、《蝶道》都被歸類為自然寫作,這本《家離水邊那麼近》當然也不脫他關心的自然環境,不過我覺得他的書一向不止於此,從他的書裡可以看到的風景那麼多,反反覆覆的閱讀也不枯燥無味,我不會形容只能說:「能發現這本書真好!」

《家離水邊那麼近》寫的當然是我們的生活環境,人類自古的文明就是來自大河-從水邊開始,然而曾幾何時,我們似乎離水邊越來越遠,越來越「文明」,但這樣的「文明」是真的好?真的對嗎?我們的生活圈其實並沒有離水邊越來越遠,我們只是對它視而不見罷了,但不看見就表示我們不再需要河流、湖泊、大海在我們生命裡扮演的角色了嗎?看了《家離水邊那麼近》勾起我好多好多關於「水邊」的回憶。

飛驒高山的上高地地區 湖水清澈無比

打小到現在,我曾經有很長的時間是住在水邊-一牆之隔的水邊。小時候的家就在漁塭邊,那時候安平常淹大水,記得好幾次一下雨水淹進房間,巫婆媽擺了好多板凳當路,我就在板凳上跳來跳去,其樂無比,現在想起來覺得爸媽很辛苦,因為那是我們家日子最困頓的時光,尤其是巫婆爸,他應該很難過讓我們住在那麼潮濕與陰暗的屋子吧。

許是因為那段生活影響,我一直很不喜歡湖呀、潭呀的地方,感覺那種水不流動的地方都很臭,記得我小時候被罰跪都是跪在窗戶邊,三不五時就會看到漁塭裡有水蛇游動或垃圾飄蕩,所以巫婆絕對不吃漁塭養的魚。

海又不一樣了,小時候安平的海邊很美,因為是軍事管制區,記得國小的遠足就是走到海邊,那時候的沙灘是白色的,超多寄居蟹,連海水都是閃閃發亮的寶藍色,我想我一定那時候就愛上了「海」這個東西。

然而時光飛逝、物換星移,現在的安平仍然離水邊很近,但我卻一點也無法和水建立起親蜜的感情。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的運河還是不時飄來詭異的異味,黝黑的河水很難叫你相信它是整治有效的水道;小時候遍布安平的漁塭早已填滿蓋了許多大樓;曾經美得像幅畫的海邊早已因為「積極開發觀光」的口號成了佈滿垃圾的黑色沙灘。

作者在後記裡提到一點點他對台灣現在環境的一些看法,巫婆是贊同的。曾有朋友問過巫婆:「日本的山和海很美吧?所以你那麼喜歡去日本。」說實話,巫婆看過最美的山和海都在台灣,但是我們過度的消費我們得天獨厚的美麗景色,現在瞧瞧清境、看看墾丁,我不知道所謂「美麗的福爾摩沙」還剩下多少籌碼?

家離水邊近是一個極好的生活圈,如果這個「水」是京都的鴨川、是高山的木津川的話,真的是很幸福,希望我們還有機會努力啊。

上高地是個遊人如織的觀光區 很難想像這裡的自然環境竟保持的如此之好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散步地圖裡,青蓮院只有短短的十行介紹,連巫婆都忘了當初為什麼會走到這裡。《出門賞京都》的作者則提到這裡雖然知名度或人氣都不及清水寺、金閣寺,但它卻是日本皇族十分喜愛的寺廟,明治天皇常到此停留入住。

青蓮寺和其他寺廟最大不同點在於它所有的拉門格子上全繪上美麗的蓮花,坐在廊下喝著抹茶,靜靜看著美麗的庭園和身後彩繪的蓮花,那種感覺難以言喻。京都的夏天極熱,但是坐在被綠樹、小池包圍的庭院中,卻感覺不到絲毫熱氣,清風徐徐吹來,巫婆十分可以理解為什麼小丸子可以老是在廊下滾來滾去,然後沉沉睡去。

因為老師的京都行,讓巫婆又開始想念起京都的點點滴滴,嗯…不知道我的「京都中毒症」要去幾次才會退燒?

青蓮院網址 http://www.shorenin.com/info/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吉桑走後,巫婆的前英文老師來「安慰」巫婆,他可能看到巫婆快腦充血了(老師覺得我脾氣超不好),巫婆忍不住問老師:「我的解釋很複雜嗎?很難懂嗎?沒抓到重點嗎?」老師很『中肯』的下結論:「他想跟你們聊天!?」

最好是啦!我工作很多的耶哪有時間陪歐吉桑「聊天」不過現實生活裡很討厭歐吉桑的巫婆,閱讀的喜好卻是很極端的歐吉桑作家迷,書架上的書隨便找都是:村上春樹、賈西亞馬奎斯、米蘭昆德拉、妹尾河童、中村好文…,連最喜歡的導演都是歐吉桑級的宮崎駿。也不是沒試過看女作家的書,像哈利波特巫婆第二集看英文版就被羅琳囉里囉嗦的敘述打敗,從此與哈利先生絕緣。

最近開始看另一位重量級歐吉桑的書-鈞特.葛拉斯的第一本非小說《給不讀詩的人》。葛拉斯是199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但澤三部曲」是經典,不過巫婆看不下去,倒是這一本新書極得巫婆眼緣。以前看《啟蒙的冒險》時就知道葛拉斯也會畫畫與雕塑,但是因為國內沒有相關的出版品,所以一直以為那只是他的嗜好,這回看了《給不讀詩的人》才知道葛拉斯是藝術學院畢業的,巫婆最崇拜會畫畫又會寫作的人了。

葛拉斯在《愉快的早晨》裡寫著:「在我從杯子/拿出下面一排/和上面一排牙齒/裝進嘴裡/將它們咬合之後/我對著鏡子微笑/一天就開始了」如此寫實的場面不禁叫巫婆會心一笑;在《書之秋》裡寫著:「一葉接著一葉/堅果掉落,空殼的也是。/年復一年我們堅守到最後/被贈以厚禮,實則空無所以有」把所有買書只為附庸風雅的傢伙都給狠狠的消遣了一頓。

豁達、充滿好奇心與玩心、罵人不帶髒字一樣痛快,都是歐吉桑作家讓人著迷之處。真高興藉由書本的世界可以讓巫婆了解到:這世上還是有可愛又有趣的歐吉桑!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很幸運馬上就來了一班錦帶橋巴士,巴士上有小小的電視播著錦帶橋的歷史沿革,沿路風景頗似去年到美秀美術館的感覺,到了錦帶橋站下車,過馬路走了一小段人行道就看到了醒目的錦帶橋。

錦帶橋是1673年由第三代岩國藩藩主吉川廣嘉所建的木造橋樑,據說整座橋沒有用一根釘子(跟清水舞台一樣),因此同時擁有日本「三大名橋」和「三大奇橋」的頭銜。它橫跨山口縣境內最大河川錦川,建好的隔年(1674)就遭洪水沖毀,並於同年重新建造完成,此後維持了276年,直到1950年因颱風侵襲,再度遭到沖毀。1953年重建完成,改石材做橋墩,橋面仍採用木造材料。2001年至2004年再次重新整修。

這是錦帶橋的特色名產:錦帶橋形狀的大仙貝

原本以為就在橋上走走見識一下日本三大名橋就結束錦帶橋之旅,沒想到過了橋,看到的是一個小巧細緻的商圈,因為時間還早巫婆和sakura jane就一路沿著步道走,在路邊發現一家小小的「人形石博物館」,感覺很有趣就鑽進去瞧瞧,原來所謂的「人形石」是用錦川裡被沖碎的石片黏起來的人形,這裡的石頭是黑色的片岩,小小博物館裡擺滿了各式作品,有七福神、或是歷史故事的場景等。有的石人形甚至小到要用放大鏡看,真得很有趣。日文很爛的巫婆看了一下介紹,在古代石人形是像佛像一樣珍貴的,傳說以前有位女孩子在錦川水位高漲時以肉身當橋墩,沒讓錦帶橋沖毀,後來人們在橋下發現了很小很小的石人形,因此就被拿來當護身符,慢慢的又有人把人形作成七福神或是擺飾等,漸漸成為岩國特有的工藝。

在石人形博物館發現妹尾河童的簽名版超驚喜 

 

這是佐佐木小次郎他是岩國人聽說他最厲害的「燕回巢」刀法就是因為在錦川邊看見柳枝拍打燕子而創造出來的。佐佐木小次郎就是跟宮本武藏比武的傢伙

錦帶橋其實就是古代通往藩主宅邸的主要入口,現在的吉香公園一帶都是藩主的住家,在岩國美術館附近還有纜車可以到岩國城,只是我們下午還得趕到宮島,因此只是隨性四處走走,不過我挺喜歡岩國的氣氛,悠悠閒閒的,好多家庭主婦帶著小朋友來公園玩水,那種很日常生活的感覺很棒。

回程的路上遇到一位有趣的婆婆,一直問巫婆問題:扇子哪裡拿的(剛好那天是錦帶橋申請世界遺產的紀念日,有個小小的活動送了扇子)、我們打哪來的、下一站要去哪、會不會搭車…巫婆聽的很吃力,因為婆婆有口音,又回答的結結巴巴,婆婆可能聽的有點頭大,還跟巫婆說:「不好好用功(學日文)不行喔!」本來想跟婆婆會說英文比較有用啦,可是婆婆接下來的問題忽然讓巫婆體會到婆婆沒有說出口的關心,因為婆婆問巫婆喜不喜歡吃日本的食物,巫婆超愛的,所以笑嘻嘻的回答:「大好喜歡!」結果婆婆竟然出現很高興、很放心的表情跟巫婆說:「這樣啊,真是太好了。」當時巫婆突然想到也許婆婆是想到日文那麼爛的巫婆旅行中一定碰到很多問題吧,如果又不喜歡吃日本食物的話,那麼就真的慘了,對婆婆來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是最重要的事吧?如果每天都可以吃喜歡的東西,那麼旅行的辛苦應該可以少一大半吧?

本來對婆婆的親切很傷腦筋的巫婆,突然覺得對婆婆很不好意思,心裡偷偷發誓真的要把日文「勉強」好,這樣下次在去日本的時候就有更多機會可以和可愛的婆婆聊天了。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本計劃四月到東京賞櫻,所以早早就開始研究東京的景點,只是手邊資料越多,對東京的興趣就越低,沒辦法,巫婆是隻不想進城的鄉下老鼠。忍不住和sakura jane說了不想去東京的原因,沒想到sakura jane是另一隻不想進城的想下老鼠,這下可好,得另訂目標了,剛好sakura jane在看宗像教授的漫畫,想去道成寺,巫婆則是執念於我的「世界文化遺產之旅」,兩者結合產生的結果是:伊勢志摩南紀之旅-伊勢神宮、道成寺與熊野古道。有神話、有世界遺產,我與sakura jane各取所需。

巫婆的旅行向來開始於閱讀也結束於閱讀,既決定了地點當然就要找資料囉,我是原始人不是太喜歡從網路下手,一定是先找書看,偏偏這條路線很冷門,連「散步地圖」這個系列都沒出版「伊勢志摩」這個地區,無可奈何的巫婆只好買日文版的散步地圖,看了日文版的散步地圖驚恐的發現這裡比四國鄉下,而且交通似乎更不方便,交通問題可以克服,可是找不到吸引巫婆想去的特殊景點那可是一大問題,還好巫婆和sakura jane預計的旅行時間是明年十一月( 因為sakura jane要吃龍蝦,她已經有了第一個出發的理由 ),還有好久的時間可以慢慢準備,原本以為可能會花很多時間才會找到第一個非去不可的理由,沒想到在Milly這個月的新書「車窗外看見雪」裡,巫婆意外發現我的第一個理由:去看海。

巫婆對海超迷戀,重看N次神隱少女也是為了那班在海裡行走的列車,Milly在新書裡推薦紀勢本線為完美的海列車專線讓巫婆心動不已,尤其她特別說明紀勢本線是沿著太平洋海岸環繞紀伊半島的鐵路線,這路線很多慢車,如果可以隨心所欲的途中下車去看海一定更棒!

因為一本書、一段文章,讓人對旅行有了更多想像是件多美好的事,這也是支持著巫婆每天努力不賴床、乖乖上班的動力,希望這樣的驚喜發現可以每月累積一件,這樣等到巫婆要出發時就有十二個非去不可的理由囉!我的旅行應該會更豐富、更有趣吧!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刀比羅宮在日本是男女老幼人盡皆知的觀光勝地,只要爬上785個階梯到達本宮就可以買到金刀比羅宮的招牌商品-黃金御守。說到日本人做生意的手段真是無人能比的啦,從山下就不斷看到黃金御守的宣傳海報,本以為很容易買到的東西,偏偏低估神社人員的銷售功力,這珍貴的黃金御守只有一個地方有賣-本宮,意思就是說除非爬完785個階梯,休想擁有這標榜可以讓你得到幸福的黃金御守。

其實這個御守是黃色的,為什麼巫婆要管它叫「黃金御守」呢?這個「金」指的是「鬱金」,一種可以拿來當中藥的植物,除了藥用功能外,它還可以當染料。鬱金染出來的顏色就是明亮的黃色,更厲害的是用鬱金染的布料不只顏色漂亮還兼具防蟲與保暖的功能,所以囉用鬱金染出來的布料做的御守不就應該叫「黃金御守」嗎?

黃金御守是守護健康祈求幸福的御守,這道裡也沒啥難懂,有了健康的身體還怕沒力氣追求幸福嗎?而且能爬完785個階梯到達本宮,我想這樣的身體也算健康吧?那麼沒力氣爬到本宮的人不就注定不幸福了嗎?這樣神明也太殘酷了吧?別擔心,神明都是悲天憫人的,如果真的沒辦法親自到本宮買御守的話,可以叫家裡的小狗幫你買!這是巫婆爬到半路發現的雕像,剛好有人在解說,日文不是很好的巫婆只聽懂一部份,意思是以前曾經有隻忠狗都會上山幫主人買御守,後來就變成很多人都用這個方法買御守,這應該算金刀比羅宮的特色吧!

 

 

除了階梯、黃金御守外,金刀比羅宮另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它的繪馬所,這裡有好多繪馬都是祈求航海平安的。巫婆實在不知道這個航海守護神幹麼住在半山上,不過從本宮旁邊的瞭望台可以瀨戶內海倒是真的,也許在這個制高點航海守護神才可以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發揮最高神力吧?從本宮再爬583個階梯可以到達奧社,也就是象頭山的山頂。巫婆和sakura jane沒興趣繼續登高,因為要穿過一大片林子,看起來頗陰森,所以我們的金刀比羅宮參拜之旅就在本宮買完黃金御守結束。

巫婆發現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爬到本宮的人都會買御守,就像巫婆和sakura jane一樣覺得不買對不起自己,因為這趟旅程真的粉累,而且我們倆只各買一個算小咖喔,像當時在巫婆身邊的兩位日本美眉就起碼買了七、八個,因為巫婆一直聽到他們在算要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阿姨…,也對啦,買多一點才夠本,因為下次就不會再想來爬山做運動啦!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下町」就是古時候所稱的職人町、商人町,這裡居住的都是各行各業的職人與商人,如木匠、榻榻米師傅、藍染師傅…等,雖然生活條件不怎麼好,但是從老江戶時代「下町」就是充滿活力與人情味的地方,從「錢湯」、「遊廓」到歌舞伎等熱鬧的庶民文化,一直是「下町」的特色。

《東京下町職人生活》主要訪問了從事鳶工、藍染、居酒屋、豆腐店、三味線、玩具店、戒指鑲嵌等七種行業的職人,透過他們的細細描述,重現老江戶時期的美麗風情。

這幾位主角都是住在「根岸」地區的老人家,根岸歷經關東大地震及二戰的轟炸卻幾乎毫髮無傷,所以至今仍保留了許多古老的木造房屋,連巷弄尺度也少有改變,生活空間的延續性讓時間在這裡也慢了腳步。透過訪談主角的口述,我看見的是一種堅持的美學。

像「鍵屋」的老闆娘說的都是很瑣碎的小事,米糠要怎麼拌、茄子要怎麼醃、酒要怎麼熱、菜要怎麼上…這些事雖然瑣碎,但如果不是一份堅持的精神,怎麼能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在固定的季節提供老客人們一樣爽口的下酒菜和熱到好處的燒酒呢?

又如鳶工頭領說的工作內容,從測量、立柱、上樑到一棟房屋的完成,程序繁複的叫巫婆頭暈,忍不住想起愛看的「全能住宅改造王」,真是崇拜得很。鳶工除了蓋房子還負責町內的消防安全,他們有個組織,所以也有「纏」,看到這裡就想起《江戶町-大型都市的發展》這本書裡也有提到,頓時歷史感十足,彷彿重回德川家康的江戶時代。其他還有藍染、做豆腐都是把職人的堅持精神發揮到極致。

我們都是「職人」也都是「庶民」,生活平凡無比,所有的事都得一步一腳印才能繼續。現在很多人抱怨生活的不如意,其實我覺得生活本來就是艱辛的、困難的,如何在這樣不如意的生活裡活出趣味來,得靠自己的智慧與努力。看到《東京下町職人生活》一書的主角們用執著的精神活出生命的美麗,我很感動,也希望當我更老的時候,能像他們一樣,收穫著甜美的生命果實。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