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娃娃妹有如此感想與心得呢?巫婆姊姊解釋一下吧。

昨天被挖上去的工讀妹妹有三隻:娃娃妹、大眼妹、牙套妹。結果活動結束後,美眉們回來工作被出版社的工作人員發現,其中一位就跟我家大眼妹說;「可不可以一起拍照?」巫婆想出版社活動大概想做紀錄吧?大眼妹說要找娃娃妹一起,我想應該沒關係,還沒說甚麼,一個「弟弟」擠上前來對大眼妹說:「我可不可以跟你要電話?聽了作者一席話,我覺得我如果不開口回去我一定會訐譙自己…。」我想當下我和大眼妹應該同時覺得有烏鴉飛過吧!? 而且那個工作人員還說:「那一起拍照吧!?」結果大眼妹還是蠻客氣的說要去找娃娃妹一起,我就讓她去了。後來回來,聽大眼妹轉述,除了那個白目弟弟外,作者也以想到學校演講為藉口,要她和娃娃妹的聯絡方式,因為娃娃妹非常生氣 ,所以只給了電子信箱。也許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會說會不會是娃娃妹反應過度?但聽在場同事說當時牙套妹也在,可是作者卻沒撘理她!

娃娃妹和大眼妹都覺得,想和人做朋友就要真心吧?只是一味炫耀自己很會搭訕是怎樣?他們是對此感到不被尊重,經過眾巫婆們調教出來的弟子,果然很有自己想法的呢!

巫婆姊姊只想說不管什麼年代,人與人相處除了真心誠意外,沒有別的了。真的,不然結局就會像娃娃妹說的:「搭訕完了就沒了,到頭來是一場空。」

巫婆不懂搭訕,不過可以提供8個方法能增加大家與陌生人說話的能力,先說明喔,我這可是不分男女,一體適用!

1.    Have some topics ready to start a conversation.

2.    Make the conversation interesting.

3.    Be a good listener.

4.    Don’t be boring.

5.    Don’t talk al the time.

6.    Ask information questions.

7.    Be positive.

8.    Smile

See, my english class is so useful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接著因為目前公司有立緒的書展,巫婆經過展區不小心瞄到一本以前翻過也感興趣但始終沒看的書「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這次再看到又發現這書的譯者是劉森堯!

所以現在是四本書一起看,看不完是當然的啦,可是很有趣。因為有一些相關的篇章,例如「母親的書」裡有一篇的標題就是「關於威瑪文化」。

總覺得書不一定要一次讀完,也不要看過後就不再回頭(巫婆最討厭說:「那本書我看過了。」然後從此不再碰的傢伙)。人是活的,腦袋是活的,生活是變動的,生命是流動的,書本能帶給我們的感受與感動也永遠不會相同的。

對巫婆來說,這次是個有趣的閱讀經驗──雖然可預見這四本書巫婆大概還是看不完吧?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開始我和 goat jane 根據這兩句話做  pair work。忽然發現我們兩隻完全不相同。goat jane是那種 like to meet new people but too shy to talk 的人,巫婆是 hate to meet new people but easy to talk 的人。

然後老師等我們 pair work做完就跟我們分享他加入其中一組同學的談話內容。老師是 like to meet new people and like to talk的類型,prince charming 型的。

他說,他十年前在往倫敦的飛機上和鄰座一位美麗的女生一路從高雄聊到倫敦,還彼此留了電話…,巫婆覺得這樣不算奇怪啊,不過對照另一位同學的經驗,就有點小奇怪,因為這位女同學說找她 making conversation的人都是外國老先生,所以她會想辦法 cut。到這裡,有沒有覺得這堂課很像教人如何「搭訕」?只不過是英文版的?哎!用英文搭訕巫婆是不行的啦,不過關於類似的經驗,巫婆倒是很多,而且有時聊到過程還會讓 skura jane覺得「真是夠了」。本來覺得這種事不是大家都會發生嗎?星期三上完課後忽然不再這麼想了。因為像巫婆這種 hate to meet new people 的人還可以有一堆莫名其妙被搭訕的經驗,的確很奇怪。

以前坐國光號,曾經和鄰座的女生一路聊,聊到後來去她家買隨身聽。曾經和鄰座的男生聊到台南下車,然後一起去吃小吃。和朋友去台東玩,碰到另一群人一起聊天,聊到其中一個人拿出他太太的名片,叫我去 應徵他 太太的公司-我不敢去,因為我謊報年齡。也是那一次去綠島,在船上和別人聊天,結果聊出一個免費的便車,從台東港到台東機場到台東火車站,巫婆直到抵達火車站時才知道,那根本不叫便車,因為三者的距離粉遠。

不過最特別的應該是高三準備考大學的那個暑假。記得一開始是有個男生打電話來,說他是補習班的工讀生,每天的工作就是打電話找人去補習。巫婆當時年紀小,就跟他講了電話,不過還是覺得很扯,因為他說他在台北!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就變成他每天打電話來聊天。說來好笑,基本上那個男生是每天打電話來叫巫婆起床的。

本來巫婆應該到學校做考前衝刺的,可我每天到學校看沒一節課的書,就開始趴在桌上狂睡,睡到中午出去吃飯,回來繼續…睡,結果同學說:「你可不可以別再來學校了,因為我們也好想跟你一起趴下去…。」想巫婆本性善良,怎麼好意思繼續害人,所以就乖乖在家用功─嗯,說實話,還是睡覺時間多啦!所以那個男生打電話來的時候,巫婆多半還在午睡,到後來就變成幾乎每天迷迷糊糊跟他講電話講到清醒了,才掛電話開始唸書。這種奇怪的聯絡方式還持續了幾乎整個暑假,直到有一天這個男生說他想來南部玩,我沒答應和他見面才結束。

所以人的個性是很難改變的吧?雖然常碰到這樣的狀況,可我骨子裡還是那個 hate to meet new people 的巫婆啊!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來編字典的人的確需要自信與霸氣,才會相信憑著一本字典就可以define someone's world或是我寫的就是最好的,信我者得永生!也許吧,文字(語言)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東西,對巫婆來說,我無法想像沒有文字的世界!

World1.our planet/everyone on it. 2.the society we live in. 3.group of countries. 4.time in history. 這是LDOCE裡一小部分的解釋。

明明說的是Webster'sOxford,怎麼用的都是LDOCE的解釋?

因為巫婆喜歡LDOCE封面的那一句:The Living Dictionary.

「定義」在國語日報辭典裡是這麼寫的:用簡單判斷的形式,說明事物的主要意義,使它有明白的範圍的界限。也作「界說」。

嗯,字典也很有趣呢!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巫婆不負責任的寫道:我發現我懶得想行程了,就依妳的吧!

Sakura Jane疑惑的回覆:懶得想行程?why?那幹嘛去京都?呼吸京都的空氣?暫時不想聽人說中文?吃東西?

ㄟ~~~~~別這麼說嘛!巫婆承認京都的空氣的確比府城好得多,但也沒那麼「珍貴」吧?不想聽人說中文?嗯~~~巫婆比較不想聽人說英文!吃東西?唉,日本的食物沒料理東西軍演的那麼好吃啦!

那…那…是為什麼?巫婆真的是個沒大腦可用的傢伙嗎?嗯~~一半一半啦!因為巫婆是個百分百的路痴。

說實話,巫婆真的懶得動腦筋。因為我發現我只能想出單點。然後從ㄅ點到ㄆ點到ㄇ點的中間完全空白。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巫婆腦袋裡全是七零八落的方向。

淡路島夢舞台。秀美美術館。貴船神社。宇治。鈴蟲寺。龍安寺。琵琶湖。

一個一個想到的片斷映象,分散在這個即將到訪的城市各個角落,總覺得要把它們編成一個完美的蜘蛛網好難喔!

對於旅行這件事,巫婆往往就是「出去了,回來了」這種感覺。甚至連到了和臺灣相差十二個小時的紐約,還無法了解何謂「時差」。反正天亮-起床吃飯,天黑-吃飯睡覺,簡單的像單細胞生物。

所以Sakura Jane,要有心理準備喔!你是和一個單細胞路痴到京都自助喔!

不過這個「單細胞路痴」會努力把日文準備好的!

我想這是我唯一能做的吧?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巫婆是不否認啦,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就是很容易會發現書裡的錯字,連兩天內拼著看完的達文西密碼,還是可以找出兩個地方有錯字,所以自始至終,巫婆搞不清楚是因為這樣的天賦異秉才愛上編輯工作,還是因為當了編輯之後才把潛能給激發出來?

常有人問巫婆:「編輯都做些什麼?」說實話,巫婆也只做過參考書及童書的編輯。在我的認知裡,編輯是分很多種的,而且是有很多層級與層次的。

曾經巫婆甚至認為我所做的不過是最最基礎的編輯工作,也許還稱不上真正的「編輯」呢!但最近讀到傅月庵的新書「天上大風」,裡面有一段寫道:有「好編輯」,有「大編輯」。

「好編輯」目光如炬,校對至精。版型走樣、配圖錯位、印刷失真……事事逃不過他的法眼……,看到這裡的時候,巫婆心裡真有些些高興,因為回想以前的工作,巫婆自認即使做的不過是小小編輯的基礎工作,但傅先生在文章中所提到的部分,我都盡力且極力要求自己做到最佳,因為我真的很喜歡看到自己編出來的書(即使是參考書),得到一句「這本書看起來很舒服」的鼓勵,我也確實在那段日子裡收到許多這樣的肯定。

在「天上大風」裡,不管是提到了關於編輯的「編輯遐想錄」,或是關於閱讀的「關於品牌與閱讀的一些聯想」都極有趣,應該是巫婆最近看到會微笑的書之一吧!

這時候真的覺得有好書讀真快樂!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大概是三年前吧?一天,一位稍有年紀的先生來買了一大落的書,全部是翻譯的相關書籍。因為他還缺了一、兩本,於是小巫婆就幫他查書、訂書。結帳的時候他稱讚了一下:「你們這裡翻譯的書算蠻齊全的,很少見哪!」小巫婆很快樂,因為那是我負責的區域。接著他忽然跟小巫婆說:「你是牡羊座的,應該很會畫畫吧!」小巫婆嚇了一大跳,因為我真的是牡羊座的ㄚ!同事也覺得很神奇跟著說:「對耶!這傢伙真的蠻愛看畫展的!專喜歡一些怪怪畫家!」可我解釋說:「我不會畫畫啦!」這位先生倒也有趣,很認真的對小巫婆說:「你知道牡羊座的人可是很聰明的喔!達文西就是牡羊座呢!你應該很有天份的,可以去學學!」

嗯…一直想不通,他到底是胡亂矇到的,還是他真的知道?而且我只見過那位先生這麼一次喔!只能說世上事真的無奇不有吧!?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也許該找個時間去看看是否有機會發現我最期待的「慾望之翼」,或者起碼租個「百萬大飯店」看看,除了溫德斯,還有我最喜歡的Bono呢!

19992006,我不知道自己成長了多少,弄丟了多少「感覺」,或者多了多少「感覺」?是變得天使了一些,還是巫婆了一些?只期盼未來的自己會更喜歡自己!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跟你說是『地球是平的』啊!什麼是『世界是平的』?」

雞同鴨講後的結局通常是不了了之。

小飛俠的疑問是:為什麼那麼多人都說「地球是平的」?而且還講不聽,氣得她很想叫客人生出這本書來看看。

這時,陳太說話了:「這算什麼!我上次碰到一位客人來櫃台問:小姐『地球是平的』那本書在哪裡?」

陳太還很客氣的說:「不好意思有一本『世界是平的』的書,不知道是不是你要找的書?」接著帶客人過去看書。

這位客人一看就說:「啊!對啦!就是這本『地球是平的』!」

陳太當下滿臉斜線,心裡的OS當然是:「ㄘㄟˊ,睜眼說瞎話喔!明明上面的五個大字『世界是平的』…」

但是俗話說:「有錢是大爺。」雖然書店號稱文化事業,我們小店員還是要有業績才有薪水養小孩囉,所以陳太當然說:「是這本『地球是平的』喔!櫃檯可以結帳…」

這就是巫婆不喜歡看暢銷書的原因,你可能和半個世界的人看了同一本書,卻發現自己看到的東西跟別人看到的根本八竿子打不到一塊……感覺很悽涼…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穩重頑固的長姐素代;古怪多情的二姐島子;有著老靈魂的小弟-「小小的律」;詩人般的母親;重視守法的父親;以及什麼事也不做,喜歡晚上散步的我-琴子。奇妙六人組成的奇妙家庭,總是出人意料、有點奇怪,卻又充滿幸福。

這是一篇秋末至初春的風物詩,一個奇特卻平靜、愉快且幸福的家族物語。

 

這是江國香織的新書「流理台下的骨頭」的短短介紹。有沒有很吸引人呢?

其實巫婆不是那麼愛看小說,尤其不是那麼愛看日本小說。除了村上春樹,我最喜歡的日本作家該算是江國香織了吧?總覺得日本作家的書不能多看,看多了總要陷入一種掙不開的無底絕望裡。

剛開始接觸的江國香織很不一樣,所以不由自主被吸引。她的書給我的感覺是淡淡的寂寞,淺淺的孤獨外,有一股甜甜的味道,雖然有點飄邈,但的確是香香甜甜的味道。例如「與幸福的約定」、「芳香日日」、「神之船」。

可是作家,尤其是好的作家總是在不斷的嘗試,所以有一陣子,她的書並沒有那麼吸引我,除了「準備好大哭一場」外,好久沒看她的書,直到這次的「流理台下的骨頭」。說不上喜歡或不喜歡,但是這本十年前的舊作,說的是關於家庭(或所謂家族)的故事仍給了我極不同的感受。

偶爾會想到「家」對於人們來說,到底是什麼樣的場所呢?是束縛還是保護?是包容還是責任?反過來說,「我」之所以成為「我」,是我的家庭塑造了這樣的我,還是我原來就會成為這樣的我?這樣的我如果在外面的世界受了傷,是要躲回家尋求支持,或責怪那樣的家庭孕育了讓我受傷的基因?我想這永遠是無解的課題吧?江國香織說:「總覺得以家族為題材的小說,像複雜奇怪的森林一樣,充滿了魅力。」我在這個家族裡看到的日常與我的日常是那麼的相似卻又截然不同,對我而言的確是複雜奇怪的森林,但那一貫的淡淡寂寞在這本書裡卻轉化成濃濃的絕望,而我喜歡的淺淺的、似有若無的香甜味道已不復見。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