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閱讀」是有生命的。

去年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其實是碰到很多不能說的挫折),看了《1Q84》的第一章後決定要回頭把村上的書重看一次。說重讀其實有些誇張,說過不算是村上的書迷(明明家裡很多他的書),以前村上的書多半是看了一半就放棄的,或是看了卻毫無印象,真的能列入我的十大只有《地下鐵事件》、《約束的場所》和《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要把村上春樹的書全部看完到底要花多少時間?有什麼意義?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為起了這個念頭,所以就開始做了。能不能完成?會不會半途而廢?這都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對於閱讀我向來是很任性的。

從《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開始,一年裡默默的啃完《尋羊冒險記》、《發條鳥年代記:第一部鵲賊篇》、《發條鳥年代記:第二部預言鳥篇》、《發條鳥年代記:第三部刺鳥人篇》與《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老實說,這樣持續的閱讀著村上春樹是件痛苦的事,我不知道為什麼那麼悲傷的故事可以吸引這麼多人閱讀,也不知道為什麼即使感到如此悲傷,我還是一點一點默默的讀著村上春樹。

村上的書讀多了腦子裡一團漿糊,連主角有沒有名字都記不得,所有的情節也都像解不開的毛線球一樣纏在一起,可是還是會悲傷、還是會痛苦,因為常常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迎面而來的文字就像把自己心理無法癒合的傷口挖開似的,鮮血淋漓卻沒有辦法醫治。

在《尋羊冒險記》裡的這一大段文字讓我停了幾個禮拜不敢再讀。「所謂軟弱是身體裡面逐漸腐敗的東西。簡直就像爛瘡一樣。我總是很焦躁。自己體內確實有什麼在腐敗中,……我想你不會了解吧。因為你沒有這一面。所謂真正的軟弱是和真正的堅強一樣稀有的東西,一種對於不斷被黑暗拉進去的軟弱你是不會了解的。而且那種東西實際就存在於這個世界。」曾經我以為這世界上沒有『真正的軟弱』,但是我錯了,那種東西的確存在於這個世界,我沒有這一面,但我得眼睜睜看著身邊的人逐漸腐敗卻無能為力,就像《尋羊冒險記》的主角只能跟老鼠的靈說話,卻救不了他一樣。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主角說:「我現在知道了,有的時候某個人的存在就是一種傷害。」也讓我心驚,我知道誰傷害了我,可是我卻不知道自己曾經傷害了誰,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即使什麼都不做也會傷害我,就如同我也會傷害別人一般。只是那傷是看不見的,只有在閱讀村上春樹的時候才會慢慢浮現出來。

這麼痛苦為什麼還要堅持呢?我想了想也許《舞.舞.舞》裡的這段描述可以解釋。

「只要音樂還響著的時候,總之就繼續跳舞啊。我說的話你懂嗎?跳舞啊。繼續跳舞啊。不可以想為什麼要跳什麼舞。不可以去想什麼意義。什麼意義是本來就沒有的。一開始去想這種事情時腳步就會停下來。一旦腳步停下來之後,我就什麼都幫不上忙了。你的連繫會消失掉。永遠消失掉噢。那麼你就不得不在這邊的世界生活了。會漸漸被拉進這邊的世界來喲。所以腳不能停。不管你覺得多愚蠢,都不能在意。好好地踏著步子繼續跳舞。這樣子讓那已經僵化的東西逐漸一點一點地放鬆下來。應該還有一些東西還不太遲。能用的東西要全部用上噢。要全力以赴噢。沒有什麼可怕的事。你確實是累了。疲倦、害怕。任何人都會有這樣的時候。覺得一切的一切好像都錯了似的。所以停下腳步。」

「不過只能夠跳舞。」羊男繼續說。「而且要跳得格外好。好得讓人家佩服。這樣的話或許我就可以幫助你也不一定。所以跳舞吧。只要音樂還繼續響著。」

跳舞吧。只要音樂還繼續響著。

這就是人生不是嗎?以前不懂的現在都懂了,雖然我從來都不想懂的。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獨一無二的美麗邂逅就是我和櫻花珍在小小車站發現的「留言簿」。這許多本留言簿應該是一位來這個車站實習的站員的日記,但是加上了各地旅客的留言就十分有趣,而且這個站員還會回覆喔!只是我很好奇大家會回來看嗎?最有趣的是後來站員實習期滿離開了,還是有人接下他的工作,雖然看的出來接班的人比較害羞,寫的比較少,但那名實習站員還回來關心他的留言簿呢,因為有看到他回來探班時的留言!

 





 

巫婆和櫻花珍看到留言簿如此興奮當然是因為我們也有「留言簿傳統」。從第一本留言簿到現在應該有八、九年了吧?除了工作這裡面也包含了我們的生活呢!有同事結婚時的感想(櫻桃妹的小孩都兩歲了,真是可怕)、旅行回來的分享(和櫻花珍旅行也有五次了吧?),更好笑的是:我每年都在想著拋棄我的英 文 老師去上日文課或是編織課…….

 

.這只是留言簿的一部份而已喔

.原來我在幾年前就已經知道''結婚?絕對不可能!''

也許就是因為有相同的生活經驗,所以我們才對這小小車站角落的留言簿有著抹滅不了的美好回憶吧,有機會要回去看留言回覆喔!

 

巫婆的字也粉整齊吧 跟實習站員的風格有像吧

 

 

 銀河ドリームラインhttp://ja.wikipedia.org/wiki/%E9%87%9C%E7%9F%B3%E7%B7%9A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討厭被需要的感覺。很羨慕《挪威的森林》的綠可以任性卻率真的說出:「偶爾我也希望有人抱著我,說我很可愛。」可是我已不再是綠的20歲。在村上春樹的書裡從來無法感覺時間的流逝,可是故事外的我,忽然像虎克船長一樣,清晰的聽到了那大鱷魚肚子裡『滴答!滴答!』真實無比的時間的消失。」

過年前心情不是太好的巫婆逃了英文課後不負責任的傳了以上的簡訊給我的英 文 老師,算是請假單(如果用英文他可能會更高興,可惜我資質駑鈍,連用英文跟他頂嘴都是mission impossible了的說)。

自己向來是任性自私的孤僻鬼,不管什麼事情一旦覺得是責任便自然而然討厭起來,即使是像現在即將邁入歐巴桑的年紀也依然無法改變,一點勉強不來。

曾經在已經不年輕的年紀裡因為討厭主管對我太好所以離職,這種事我就是任性的做得出來,理由是:我討厭因為主管對我好所以我就得「報答」-這樣的制約與束縛。我會努力工作那是因為我認為那是應該的,所以不感覺責任,但一旦被要求用「負責」的態度做事,我會反彈到八百萬個不行。

 

也許因為總是展現如此自我的性格,常有人以為我是獨生女-自私又自我。只是我運氣還蠻好的,身邊總有人可以幫我(或者該說忍耐我),所以我的英 文 老師總以為我是「組長」,殊不知我的運氣好到可以像組長一樣指揮人卻不用背負責任-因為有人了解我的反骨,早早化解自願背下黑鍋。自己一直覺得這就是「天助自助者」的最好寫照。把自己不喜歡的事明白說出來,自然而然有人會幫你解決。

 

 

 

 

只是最近碰到一些煩心的事,讓巫婆懷疑起我這一向堅定的信念是否出了差錯。我總認為自己的人生就該自己負責,沒有任何理由與原因可以把自己人生推給別人,可是突然我察覺其實大家都在這麼做啊。生活上遇到了瓶頸就四處求援,如果沒有幫助就搞得彷彿大家都有責任,然後所有人就全不明所以的掉到洞裡、流沙裡,只能在那漩渦裡跟著打轉卻不知道為了什麼。

所以我說我討厭被需要,我很努力的不把自己的問題變成別人的問題,卻讓所有人以為我真是個無憂無慮的孤僻鬼,巴不得把我也拖下井裡,只因為大家都以為我沒有掉下去。其實我已經在井底了,而且是在誰也沒有來過的最深最黑的地方。為什麼安靜不求救?我不知道,也許自己認為這就是我的人生,也許已經習慣這樣又深又黑的地方。

也許是從去年開始又村上春樹的關係吧,很多原本模糊不清楚的東西,漸漸在心裡有了明確的位置,所以在「1Q84》之後~特集: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 長訪談」這本書中,這一段敘述才如此觸動我。村上春樹說到:「在寫小說的過程裡,我把自己放進他人的故事裡,從故事的洞裡不斷的挖掘,越挖越深,檢驗自己的程度也就越深。所以終究故事是從自己的根部拉出的東西,有時不想看的東西也不得不看、有些情況對我自己也是非常難過的…。」我常跟朋友說:「請誠實面對自己。」但我發現很多人做不到。因為不想面對自己的缺點、自己的黑暗面。村上春樹的這段話提醒了我,有時候做不到的原因也可能是那樣的人不夠強壯,並不是不誠實而是不夠強韌,沒有辦法面對要自我負責的人生。

村上春樹很強壯,他在挖洞的過程裡鍛鍊了自我的力量,所以他可以繼續挖洞。有些人挖洞只是為了將自己埋起來,所以他不會從中獲得任何力量,只能越來越看不見自己。我挖了洞進到井裡就在這裡呆了下來,我不知道自己想不想出去,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力氣被需要。但我知道如果我想要我會有力量走出井底,因為我知道界線在哪裡,因為我始終有村上春樹。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路上雖然有跟 司機 先生聊天但還是心不在焉,不知道櫻花珍會不會被那個司機刁難,下了車車資該怎麼算也是心跳加速,一點都不敢想。二十分鐘可說是度日如年,終於到了車站,還沒下車我就給了 司機 先生2000¥(這是我們來時的車資),沒想到這位 司機 先生要我把錢給另一個 司機 先生,櫻花珍下車跟我說她那輛計程車是跳錶的,要4000¥!

雖然這樣的錢完全超出我們的預算,但我想這烏龍也是我的破爛日語搞出的,就付了吧(更何況另一個 司機 先生粉像流氓,說起話來很兇的樣子)!於是我們兩個一疊聲的「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然後要付錢,結果兩個司機杯杯商量起來,一連串的「傷腦筋」、「傷腦筋」、「傷腦筋」之後各收了我們2000¥後就開車走了!

 

 

 

計程車離開後車站又是一片冷清空寂,我們去領了寄放的行李,驚魂未定的躲在候車室談論剛剛發生的烏龍事件,連時間都忘了,差一點沒搭上預定的火車!還好這裡的車是慢車, 司機 先生看到兩個提著大行李的狼狽女生還是多停了一下,等我們從候車室越過兩個月台慢慢上車。

到現在我還是弄不清楚我哪裡說錯了,可是那位 司機 先生還是在預定的時間來了啊?所以我應該沒說錯,還是我不懂其實他的遲疑是答應的意思?但櫻花珍也覺得他當時是沒答應的。所以這只能說是懸案一樁,巫婆得到的教訓是:計程車不用先約定,反正到時候請人幫忙叫比較妥當。從毛巾美術館到寺山修司紀念館的經驗告訴我-不管怎樣,擅於規劃的日本人應該是不至於讓你回不了家的!

 


    關於毛巾美術館

 

towel museum 歷險記--上編

towel museum 歷險記--中編

towel museum 歷險記--下編

    關於寺山修司紀念館

「僕の職業は寺山修司です」--寺山修司紀念館行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癡心推薦 就這麼生活吧-梨木香步的《家守綺譚》

 

 

愛上死神這職業--《死神的精確度》

伊坂是個很溫柔的作家,即使是絕望的死亡困境在他筆下依然輕盈。這本有著六段關於死亡故事的小說,是由一個冷漠的、無法接觸的、認真的、無法理解人類的死神串場,對於死神來說,人類的死亡是輕如鴻毛的,即使不由他判定,人類終究還是會老死、病死,所以當他到人類世界來出差時,最重要的其實是「聽音樂」-雖然死神千葉總是嘮嘮叨叨的說著他是個認真工作的男人,祂判定該死的人都是真的該死,但這傢伙常因為留連唱片行而差點趕不及見證死亡時刻,讓人不禁對他的話多少要打折扣的。

完整推薦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cat410mimi/article?mid=16667&prev=16684&next=16562&l=f&fid=6

 

癡心推薦伊坂幸太郎的《終末的愚者》

 

 

 

《女神記》:麻煩的愛情故事

《女神記》說的是愛情。我總覺得愛情是極其麻煩的東西。不過與其說是愛情麻煩,到不如說是人類麻煩吧!怕寂寞的人總需要愛情的滋潤,談了戀愛,如果時機成熟那就步入婚姻,接著愛情成了責任與義務;如果時機不對,可能得一個戀愛談過一個戀愛…無數個愛情故事可能不是那麼美麗,總之花心一輩子的結局可能是孤單老人一隻。這說的都是自己的選擇,如果所有的相遇相知乃至於生離死別都是被安排好的,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自身的遭遇?愛情的價值?

完整推薦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cat410mimi/article?mid=16562&prev=16667&next=16551&l=f&fid=6

 

癡心推薦獅子蜜:參孫神話的新解讀

 

 

 

不同樣貌的家庭風景-《家日和》與《我家有個風火輪》

太乙真人說哪吒要被他愛的人傷害,愛他的人救贖,他才能成長。但現實裡我們總不斷與所愛的人彼此傷害,然後和好,再傷害,再和好,也許在這過程裡我們的確成長了,但進度緩慢的叫人抓狂,甚至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因為愛所以在乎,因為在乎所以期待,小時候我總生氣無法接受大人以「我愛你」、「這是為你好」作為不願意傾聽與了解我的理由,也許在那個年紀就看了哪吒的話,真會崇拜起他有屠殺自己的能力,但現在早已理解父母也會偏心、也有盲點,也知道自己無法割捨離棄父母,所以只能羨慕與心痛哪吒-因為恨有多深愛就有多深啊。

完整推薦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cat410mimi/article?mid=15760&prev=15807&next=15678&l=f&fid=6

癡心推薦《橫山家之味》:平淡、真實、無法挽回也無法留戀

 

 

為了工作,我們是『出賣』或『奉獻』靈魂?---《不毛地帶》試讀有感

從山崎豐子的《不毛地帶》到村上春樹的《發條鳥年代記》,可以從中發現不同世代的不同特質。首先《不毛地帶》其實是1978年的作品,三十多年前的日本處於經濟高度發展時期,Made in Japan正橫行世界,「充滿希望」我想應該是個不會太不相稱的形容詞吧?這與《發條鳥年代記》出版的1994年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也因此兩位作家關注的部分截然不同,雖然不能比較,但看得出不同世代人們的不同性格。

對於山崎豐子的書迷來說,故事裡各式各樣的鬥爭攻防應該是迷人之處,我不是很愛這樣的故事,不過看到壹歧正從軍人身分轉進商場,進入一個比作戰更加需要權謀的世界時,我心裡浮現的是:「為了工作,我們是『出賣』或『奉獻』靈魂?」這樣的疑問。

完整推薦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cat410mimi/article?mid=15807&prev=15823&next=15760&l=f&fid=6

癡心推薦療癒系的《炒魷魚株式會社之討債王子》

 

 

 

 

 

櫻庭一樹的《不適合少女的職業》

剛看完櫻庭一樹的《不適合少女的職業》,故事的澀味還停留在腦中,看到老師的瞬間,突然有種能順利變成大人好像也不是件壞事的想法冒出頭來。《不適合少女的職業》說的是兩個國中女生殺人的故事。這兩個女孩住在一個偏遠的海島上,個性南轅北轍,連好朋友都算不上的情況下,因為命運的作弄殺了人-—暑假一個,寒假再一個。因為殺了人所以這兩個國中女生很難有機會「順利」變成大人了,她們的生命在這時候轉錯了彎,從此不再有回頭的機會,因為人生是一條不回頭的河流,不管勵志書怎麼說,我們永遠只能順流而下。

完整推薦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cat410mimi/article?mid=15678&prev=15760&next=15338&l=f&fid=6

癡心推薦《為青年設立的讀書俱樂部》--櫻庭一樹

 

重看《一次》

溫德斯是個溫暖、安靜但好奇心強烈的人,這些特質從他的照片、電影裡就可看出端倪。他的照片不管是景物或人物總給人一種「接下來呢?」那種有故事性的感覺。而反觀我自己的照片就可以發現巫婆是個索然無味的傢伙-我覺得自己的照片只呈現了景物卻毫無感情-我果然極度缺乏好奇心。

記得看過的《溫德斯論電影》裡溫德斯寫道:「天使(《慾望之翼》的主角們)無法感覺恐懼、忌妒、羨慕或憎恨,這些感覺在規避著天使。天使具有一種純粹的意識,比人類的思想更完全,更善於洞悉人心,但也更貧乏。」某種程度上,我和溫德斯設定的天使有相似的特質,但設定出此種天使特質的溫德斯主要目的卻是讓天使成為人類-這是我和溫德斯的分歧點,永遠是旁觀者的天使才是我真心期望的角色。

完整推薦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cat410mimi/article?mid=16181&prev=16212&l=f&fid=6

 

癡心推薦《乘著光影旅行》的故事

 

 

超長的《告白》:關於復仇與制裁

《告白》的主角悠子老師就是這種球員兼裁判的典型。在故事一開始她就以「雖然沒法成為熱血老師,但仍努力公平把學生當成平等的個體對待」這樣形象似乎耳目一新的好老師出場,但到最後一章,我的感覺不一樣了,並非說老師不能對學生「復仇」,但我的重點是:請不要「球員兼裁判」。「復仇」是站在相同的高度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沒有誰會有正當理由或是誰擁有詮釋的權利。但「制裁」不同,制裁表示-我認為你錯了,而我有權利糾正你或要你付出代價-兩者的高度是不相同的。悠子老師以身為教師的優勢,設下計謀奪取了兩個孩子與其父母的生命,但她認為自己沒有錯,因為先犯錯的是孩子,她不過是懲罰他們,而代價是生命罷了。

完整推薦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cat410mimi/article?mid=14754&prev=14787&next=14686&l=f&fid=6

癡心推薦《放學後》裡恣意橫生的恨意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伯伯沒說傳承館要看什麼,巫婆也沒問,因為問了八成也聽不懂,於是買了可以除魔的菜刀後就和櫻花珍往傳承館移動。傳承館外表像間山野村屋,我們到的時候婆婆們已經在門口集合,而屋子裡的工作人員則帶著一臉詭異的燦爛笑容迎接我們進入屋內。

 

 

老實說我對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可說是no idea,櫻花珍說她當時就有FU,只是我們也沒時間交談節目就開始了。簡單說明神秘節目就是體驗生剝鬼來你家時的招待術。在開始之前,扮演主人的阿伯有很嚴肅的說這是很重要的儀式,希望大家不要嬉笑以免有不好的事情發生。接著阿伯坐好,鬼就來了!

 


 

先是一陣天搖地動的恐怖響聲(我想是其餘工作人員拼命搖動拉門和窗戶吧),接著生剝鬼拿著台紙進屋來了。生剝鬼一進來就很兇,衝進觀眾席裡作勢抓人,把婆婆們嚇得驚聲尖叫,主人接著就要請生剝鬼喝茶吃東西,請他別帶走家裡的人,然後生剝鬼就會拿出台紙一條條述說主人家今年有些什麼好事、什麼壞事發生,如果雙方一言不和生剝鬼就會衝過來抓人。總之十分熱鬧。

 


 

我說我們被旅行之神眷顧是因為:試想如果沒有這一團超配合的婆婆們,只有我跟櫻花珍兩人,哪豈不慘了!第一:我們兩個不會尖叫、第二:我們兩個鴨子聽雷,所以我不能想像「如果只有我們兩個看這場表演」會是怎麼樣的恐怖光景…生剝鬼很恐怖,但場子冷更恐怖吧!

 


 

我向來超級佩服日本的婆婆,看表演時十分投入的拍著胸口說:「可怕!」很嬌弱的天真少女模樣,但表演一結束立即手腳俐落的搶起生剝鬼料在褟褟米上的稻草-聽說可帶來好運。其實我在出發前已看過MIYA的《傳說日本》,無奈當初此地不在計畫內,所以只記得安達原鬼婆婆的故事(本來要去的),因此沒搶到稻草。



 
總之這意外的神祕節目讓我覺得十分值回票價,可惜的是我們這一團沒有小孩,不然鐵定更精采,生剝鬼一定會對小孩下手!十分想建議趙妞妞的媽帶她去這裡一趟,好好的讓她給生剝鬼抓走,好好嚇她一嚇我想這樣趙妞妞應該就會變成一個乖小孩。哈!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館內播放的30分鐘短片十分有趣,不僅介紹生剝祭的由來,還有一些古老的記錄片,紀錄片裡被生剝鬼嚇得號啕大哭、十足恐懼的小孩看來十分可憐(櫻花珍一直很好奇不知道館內的工作人員有沒被嚇過,跟我們一起看影片的婆婆想來應該也很好奇,所以問了館內比較年輕的一位先生,他的回答是:「YES」我真的很同情他)。不過我覺得以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可能也是必要的吧?一般來說在生活較為艱難的地方對於「活下去」這件事是很重視的。留下能力好的、生命力強的、適應能力高的人是必要的,所以會有很多祭典是殘酷的,因為生命就是殘酷的,這是我的感想。

   

這位先生實際在館內雕刻著面具,巫婆也買了一把「菜刀」

 

除了影片播放,還有男鹿地區不同村落生剝鬼的展示。我記得 宗像 教授系列有個故事是敘述面具是有怨力的,普通的人戴上了就會殺人,以此發展出一個十分悲傷而殘酷的故事。在看面具時,我驚訝於設計人的天馬行空的想像,櫻花珍大約是想起了那個故事所以覺得恐怖。誰知道呢?那些面具有些真的是十分悠久的,也許真的有什麼東西棲息其中也說不定啊!

 


巫婆印象最深刻的面具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剝祭是秋田縣男鹿半島這裡獨有的奇特傳統民俗祭典,起源於真山神社(「男鹿真山傳承館」就在神社的下方,只是往神社的道路真的很陰森,所以我和櫻花珍放棄一探究竟),是當地一項冬季例行祭典。通常在祭典期間會由數名年輕人頭上戴著恐怖的鬼面具,身上穿著蓑衣(用稻秸作的防雨雪的雨具),到各家各戶的房前屋後巡遊,以此祈求消除災難。

 


 

「生剝NAMAHAGE」據說源自namomi(皮膚因接觸火而變紅)和hagu(剝)這兩個字,意思指剝去那些長時間懶散坐在火爐邊烤火,而使得皮膚變紅的懶人的皮膚。傳說,這些青面獠牙的生剝鬼,是漢武帝騎著白鹿帶來的五隻蝙蝠化身成的鬼,其中有一對是夫妻,另外三個是兄弟,他們每天辛勤工作,只有在每年115可下山,生剝鬼一下山便在村子裡搗蛋掠奪,氣急敗壞的村民於是和生剝鬼打賭,要求天亮前鋪好一千級石階,每年就準備充足食物孝敬他們。但村民在做弊,在生剝鬼鋪到999級時模仿雞啼,生剝鬼以為天亮了,憤怒的發出雷鳴般的吼聲,從此不曾再出現(好像我在西班牙聽過的惡魔橋的故事)。但至此之後村人深怕欺騙的行為引來生剝鬼的來報復,於是每逢115讓村裡的未婚年輕男子扮成生剝鬼,到家家戶戶去接受款待。
 

 

這個奇特的習俗究竟始於何時已無從考究,又為何會跟漢武帝扯上關係,更是誰也說不上來,原本搗蛋鬧事的生剝鬼,也不知從何時起變成祈求五穀豐登、家庭圓滿、除厄的神明,為家家戶戶討來吉利,總之這個奇特的除歲儀式,盛行於整個男鹿半島,每個地區的生剝各有不同造型,但大多是戴著面具、手持菜刀、水桶,一路大吼大叫前去拜訪一家又一家,不過家有喪事或產婦,生剝鬼是不會進其家門的。
 

 

男鹿真山傳承館的館內就有完整關於生剝的介紹,很有趣喔!當我努力拍著各式造型的生剝時,櫻花珍一直說很可怕,館裡的阿輩則是興味盎然的看著我問道:「喜歡嗎?」當我大聲說:「喜歡!」的時候,阿輩很高興大笑,櫻花珍則是一臉要昏倒的樣子,


 

惡魔之橋---賽哥維亞的羅馬水道橋

http://tw.myblog.yahoo.com/cat410mimi/article?mid=7378&prev=9988&next=6644&l=f&fid=70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以沒有事先沙盤推演的兩個人,一大走就拖著行李從郡山搭車前往秋田,這一趟就要三小時,接著從秋田車站再轉搭慢車到羽立站,又花了一小時(兩個人還為了在哪下車研究半天,因為旅遊書上只有小小一段說明),還好一下車就看到「男鹿半島.傳說」的大大廣告給了我們信心。只是一出車站又立刻傻眼,羽立站不僅是無人車站還荒涼到連計程車與商店通通沒有!

 

這裡荒涼的狀況大概跟木之殿堂那回的遭遇有得比(但仔細一想伊勢的那智大社也很荒涼…開始納悶自己怎麼都只能到這種地方旅行咧),四下張望的結果只有車站旁的一間辦公室模樣的組合屋可以求救,我們於是又拖著行李跌跌撞撞地好不容易才拖過滿是碎石的空地抵達組合屋門口。


 

還好應該常有像我們如此莽撞的旅行者出現,辦公室裡的小姐是計程車行的事務員,她幫我們叫了計程車,也幫我們看好回程的火車時刻,還願意讓我們寄放行李,一切似乎順利妥當,只是依巫婆糟糕日文的解讀,那位 車行的 小姐似乎要我們自己和計 程車司機 先生約好回程時間,所以當我們即將抵達目的地「男鹿真山傳承館」的時候,巫婆跟計程車司機提出請他幾點回來接我們的要求,令我們疑惑的是這位十分親切的司機阿輩竟然很為難的沒有答應,於是我跟阿輩說沒關係就下車了,哪裡知道這是烏龍事件的開始,一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一句日文說錯了?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跟鑽石妹說一看到那個片頭我就感覺到好沉重的寂寞。因為Twitter而成為朋友的五個人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故事?一這麼想就感受到一陣無奈與無力。因為寂寞所以想與某人有所聯繫,但最渴望真實情感的人卻往往會選擇最虛幻的方式,因為這些人無法面對自己,也無法面對寂寞。我的所有感想在片尾被女主角的好朋友桃子一語道破:「那麼多人沉迷於Twitter,是因為想和某個人保持一點聯繫嗎?因為寂寞是如此可怕!

朋友公司的惹人厭狐狸精又有最新事蹟,他千方百計要參加的聚餐居然在最後一刻沒出現,惹得全公司抓狂,他不來其他人就得多付錢,因為他們參加的是有限制的特惠專案,人數與服裝都是算好的。《素直》的意思是「變得無法坦白」,我跟朋友說那個惹人厭狐狸精也許是因為謊話說的太多了所以無法坦白,以至於他做的每件事即使本來無惡意也會因為以前的印象而被安上罪名。但是我們大部分的人何嘗不是如此?因為害怕寂寞、因為渴望真愛,所以努力美化自己、表現自己,只是我們不會越界,一旦越了界就再也無法回頭了。

鑽石妹說我竟然可以把一部青春物語看成社會寫實片,我也很不想啊,可是公司跟家裡都沒有一點點令人高興的事,永遠只有爭吵與指責,這樣的生活要能正面思考也很難吧?

如果許願能成真,我不會期待在Twitterfacebook找到真愛,我只期待自由,沒有任何人干擾,不與任何人生活的自由,縱使再寂寞也沒有關係。

 

PS緯來日本台把第一集最後桃子說的話翻譯成了「孤獨」。我其實是不同意的,孤獨不會使人恐懼,寂寞才會。我想翻譯的人可能沒看過蔣勳的《孤獨六講》或是村上龍的《寂寞國的殺人》吧?

 

巫婆姊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